发髻上的那支笔 贺州“全国劳模”故事系列报道之二
□本报记者叶思远何雪梁伟
“这个袋子是特殊尺寸,要特别留意,按照客户要求去做。”
“这个图案,注意留出手提的部分,不要印满。”
……
走进生产车间,眼前这位语气温和,发髻上别着一支笔的人便是包文娟。
2007年,24岁的包文娟进入贺州宝兴塑料包装有限公司,成为一名生产管理员。好学的包文娟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之余,总是喜欢跑到各部门转转,这看看那问问,学习生产流程的技术知识。知识点太多,记不住怎么办?她就在发髻上别了一支笔,遇到不懂的就用笔记在小本子上。凭借着一股子好学的劲,她很快掌握了企业生产工作流程、生产机械的基本维护等知识,并向公司提出了企业经营管理、质量把控、安全隐患整改等方面建议。2015年,公司从成立之初的20人发展到200多人,包文娟获得“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同年,包文娟从生产部主管升为厂长。
一名只有高中学历的农民工,获得如此高的荣誉,又当上了厂长,包文娟倍感压力。她每天提前一个小时上班,推迟一个小时下班。在工作上,她身先士卒,重要的工作首先自己扛。就连产假,她也只休了一个多月,就主动申请回到厂里坚守工作岗位。
随着公司不断发展壮大,包文娟发髻上的笔换了一支又一支,她却总觉得知识不够用。她意识到,如果不主动更新知识,就很容易被时代淘汰。自知不足的她,在繁忙工作之余,每天坚持学习心理学等知识,并选修了人力资源管理。经过几年的努力,她先后获得了专科和本科文凭,完成了从农民工到企业高管的蜕变。
晋升高管后,包文娟的工人本色没有变,她仍把自己当作厂里的一名普通员工,从编制生产计划、下达生产任务、管理生产现场、核算生产成本、把控产品质量,到保障生产环境安全、协调员工关系……事无巨细,她都全程参与。
在采访过程中,一个多小时内,包文娟接了10多个电话。当电话那头传来重要信息时,她总会从发髻上取下笔记录,记录后又把笔插回发髻上。
“不好意思,厂里的事杂,需要处理。”包文娟不停地对记者表示歉意。她说,自己每天都有几十通电话,最多的时候,一天接到过105个电话。问她累不累,她笑着回答:“习惯了,这些活以前我都干过,熟悉,能做就多做点。”
包文娟在工作上对自己要求严格,面对荣誉,她却很低调。获得“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后,她只是和家人一起简单吃饭庆祝,并告诉家人不要宣扬自己获奖的事情。在厂里,除了几位负责人,其他员工并不知道她是“全国劳模”,大家仍然习惯地称她为“老包”。
“老包,你过来看下这个零件要换了,你帮我签个字。”(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老包,我明天要去喝喜酒,想请个假。”
……
面对员工的需求,包文娟总是及时回应。她说,厂里目前有员工200多人,90%都是女员工,平均年龄43岁。作为一名晚辈,要想管好这么多人,必须以身作则。
一次,包文娟的一名亲戚想进厂里工作,包文娟没有知会任何部门,按照正规的招工流程对亲戚进行了考核。在生产中,如有重活累活,包文娟会“优先”让亲戚干。亲戚向她抱怨说:“跟你做亲戚,没捞到一点好处,还要比人家做得多。”她说:“既然是亲戚,你们就更应该支持我,一起把工作做好。”
对亲戚很“苛刻”,对公司新入职的管理人员,包文娟却很有耐心,并毫无保留地分享自己的工作经验,直到确保新员工可以独立完成工作任务她才放手。包文娟说,她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培养出更多人才,把她发髻上那支笔一代代传下去,让更多新人成长起来,大家一起干好工作,公司越来越好,才是最大的荣誉。
新闻推荐
雅安日报讯9日,记者从雅安文旅集团获悉,雅安市首次推出以大熊猫溯源之旅为主题的科考研学夏令营。雅安是世界上第一只大熊猫的科学发现地、命名地和模式标本产地,是世界自然遗产四川大熊猫...
宝兴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宝兴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