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类“大熊猫”破壳而出

天府早报 2018-05-07 03:28 大字

今年第一只笼养绿尾虹雉雏鸟成功出壳

精心呵护绿尾虹雉受精卵

珍贵的绿尾虹稚卵

中国特有的鸟类“大熊猫”——绿尾虹雉

早报讯(记者周琴)绿尾虹雉是中国特有大型鸟类,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世界性易危物种,号称鸟类大熊猫。5月5日,一只绿尾虹雉宝宝在四川蜂桶寨自然保护区成功出壳,这也是今年全球产下的第一只笼养绿尾虹雉。

绿尾虹雉分布范围小,地域狭窄,主要分布在四川省西北部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山地带,以及周围与青海、甘肃、西藏相邻地区。有关资料显示,绿尾虹雉野外现存数量不足3000只,受到天敌袭击和人类活动威胁,数量不升反降。由于野外种群急速下降,上世纪80年代起,国内保护机构尝试以人工扩繁的方式进行抢救性保护,但收效甚微,目前绿尾虹雉全球笼养种群仅剩宝兴县蜂桶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11只。

2017年,四川省林业厅邀请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将大熊猫保护的成功经验推广应用到绿尾虹稚的保护上。今年3月,由蜂桶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和西华师范大学生态研究院组成的联合实验室成立。

终于,在今年4月4日,笼养绿尾虹稚产下第一枚卵,并于4月12日确定为受精卵。在蜂桶寨保护区及成都大熊猫基地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这枚受精卵于5月5日成功出壳,这也是今年全球产下的第一只笼养绿尾虹雉。让人更加高兴的是后续仍有受精卵孵化,让我们共同期待更多的绿尾虹稚破壳而出。

新闻推荐

向阳花开金灿灿 春风化雨爱心满

“作为一名普通的小学英语老师,我与奋斗在相同战线里的其他老师一样,教书育人是我们的工作也是一份沉甸甸的职责。”说这话的是宝兴县实验小学英语老师陈文琼,她也是宝兴县唯一获得2017年四川省...

宝兴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宝兴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