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新晋院士魏辅文回到母校作报告亲近大熊猫 难忘师生情

南充日报 2017-12-13 06:00 大字

●本报记者 刘洋 实习生 李佳佳

“从事科研工作,除了坚持不懈,还要‘换脑筋\’,有开拓创新意识。”12月11日下午,在西华师大图书馆学术厅,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魏辅文回到母校西华师大,给该校生科院师生作报告。师从“熊猫之父”胡锦矗,“站”在老师“肩”上将大熊猫研究提高到更高层次的魏辅文,在11月28日新当选中科院院士。

回到母校 新晋院士为师生作报告

当天下午3点,西华师大图书馆学术厅座无虚席,该校生科院研究生、本科生及教师认真聆听中科院新晋院士魏辅文作报告。魏辅文以漫谈的形式,讲述了他跟着西华师大生科院教授胡锦矗从事大熊猫研究工作,以及到中科院动物研究所“换脑筋”后从事大熊猫研究工作的故事。

1980年,时年16岁的魏辅文,带着20元现金、背着大哥亲手打造的木箱,从老家重庆云阳来到南充,在当时的南充师范学院生物系求学。4年后,他本科毕业,报考了研究生,并成为了“熊猫之父”胡锦矗的学生,与大熊猫结缘。在随后的33年里,他所开展的工作,均以大熊猫研究为中心,并因此成为了中科院院士。

在研究生期间,魏辅文跟随老师胡锦矗参加野外调查工作,先后到王朗、唐家河自然保护区;研究生毕业后,他留校工作,担任胡锦矗的助手,先后参加了在唐家河自然保护区“白熊坪野外观察站”开展的大熊猫生态学研究和全国第二次大熊猫资源调查,以及凉山山系马边自然保护区“马边大风顶观察站”创建工作。

“当时,胡锦矗老师开创性地使用大熊猫粪便竹茎咬节法来对大熊猫进行宏观生态学研究,‘胡氏方法\’获得国际认可,但这难以解答大熊猫的相关科学问题。”魏辅文说,1994年,他走进中科院动物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并留在动物所进一步研究大熊猫,希望用前沿科技解答疑问。他将北京的研究工作称为“换脑筋”工作———“站”在老师胡锦矗的“肩”上,用新的思维、创新的手段,将大熊猫研究提高到更高层次。他因此希望西华师大生科院的师生,在从事教学、科研时,特别是科研时,一定要有创新思维和理念,不要做井底之蛙。

肉食动物 大熊猫却以竹为食

19世纪中叶鸦片战争后,西方各国传教士开始到我国各地传教,法国神父戴维在四川穆坪(现四川雅安宝兴)一个天主堂担任神甫。1869年3月11日,一户人家墙壁上挂着的一张黑白兽皮引起了他的注意,4月1日,当地猎人为他捕捉到一只幼年白熊(当地大熊猫的俗名)。这只白熊被确认不是熊,而是与1825年在喜马拉雅山南麓发现的小熊猫相似,并被命名为大熊猫。因此,很多人说,大熊猫是外国人发现的。

“这个观点不对,应该是外国人科学地描述了大熊猫。”魏辅文说,胡锦矗老师就有专门研究,在我国很多古文献资料里,都有对大熊猫的记载,只是名称不一样而已,如貔貅、貘。胡锦矗主编的《大熊猫传奇》一书中介绍,“在汉初出现的《尔雅·释兽》中载‘貘白豹\’,郭璞注疏为‘(貘)似熊……皮辟湿\’”。

讲座中,魏辅文说,大熊猫属熊科,是肉食动物,经过800万年的进化,如今依然保留着肉食大熊猫消化肠道的特征。但是大熊猫不吃肉,而是懒洋洋地吃着竹子,包括茎、叶、笋。

“肉那么好吃,那么有营养,大熊猫却吃营养价值低的竹子,它傻呀?”魏辅文的话引起满堂笑声。笑声落下,魏辅文接着说:“某种意义上,这是聪明的选择。”

800万年前,与始熊猫(大熊猫的直系祖先)伴生的动物有古猿、剑齿虎等,但为什么那么多古生物都灭绝了,大熊猫却生存了下来,最大的原因可能是大熊猫食性发生了改变,因为竹子遍地都是,且仅有熊猫吃竹子,这就保证了大熊猫的食物来源。

那么大熊猫怎么来适应竹子呢?这个问题是宏观生态学研究不能解决的问题。现有研究不能解决科学问题,正是促使魏辅文离开南充、北上求学的主要原因。到北京后,“换”了脑筋的魏辅文利用前沿科技,如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等,建立起微观生态学研究,来解答大熊猫形态、行为、生理、遗传基因等方面的科学问题。

报告中,魏辅文还提到,大熊猫一个小时的移动距离仅有十来米,它们坐在竹子下,一吃就是二三十分钟,然后挪一下屁股,移动一点点位置,又坐着吃。“大熊猫能量代谢很低。”魏辅文说,大熊猫甲状腺素水平如此之低,是如何来维持36℃的体温呢?通过测定,大熊猫体表温度,不管冬夏都非常低,这与它的皮毛厚实不散热有关。能量代谢低,能最大程度减少能量的摄入。

同时,魏辅文还通过基因组学的手段,对大熊猫生物多样性进行研究,打碎西方有关大熊猫走进进化“死亡胡同”的观点。

情如父子 每年都会回南充看恩师

报告开场前,胡锦矗提出要到学术厅听魏辅文的报告,魏辅文却说:“老师年龄大了,就不要去了。”“我胆小,他老人家来了我都不敢讲了!”讲座中,魏辅文开玩笑地说。

“他在我身边呆了10年。”在胡锦矗心中,魏辅文不是胆小,而是调皮、活泼。

“以前的研究生,一个班只有几个人,他读研究生时,班上只有4个学生。我逢年过节,就会把学生喊到家里,亲自下厨,做饭给他们吃,因此师生关系非常好。”胡锦矗说,他待学生如孩子,而学生待他如父亲。正因为关系很和睦,像父子一样,年龄还小的魏辅文在老师面前表现得很轻松,“有一次他告诉我,在我转身板书时,口渴的他还拿起我的水杯偷喝茶水。”

1989年的冬天特别冷,大雪纷飞,几米外都难以看见。大雪封山,人难以出行,但对观察大熊猫来说却是极好的条件,大熊猫的脚印会非常清晰。因为担心魏辅文等年轻人野外经验不丰富,且雪天出门非常危险,胡锦矗特意将他们留在了观察站,带着向导就出门了。大雪确实给出行带来麻烦,胡锦矗和向导迷路了,回到观察站时已经很晚了,他清楚地记得,他的一身衣服都冻僵了,魏辅文心疼地扯下他的裤子,帮着换下。

情如父子的师生关系一直持续到现在。讲座快结束,魏辅文说,感谢胡锦矗等老师对他的培养,否则他不会走进学术的殿堂。“在离开南充的20多年里,我每年至少回来一次,看望他老人家。”魏辅文说。

去年9月9日,魏辅文回到母校看望老师时,参加了西华师大2016级新生入学典礼,他寄语学弟学妹,大学四年是人生中最珍贵的时光,也是人生最重要的转折点,希望大家做到“四个转变”:在社会角色上,时时用大学生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有道德和法制观念,做事要有责任心,要考虑到自己行为的后果;在生活方式上,要摆脱事事依赖师长的习惯,做一个自主、自立、自律的成年人;在思维方式上,要向理性思维转变,遇到问题时要理性、理智,克服盲目与跟风;在创新能力上,要做到从被动接受科学知识向主动创造科学知识转变。

在此次报告会上,魏辅文依然提到独立、理性、创新,并以此勉励母校的师生们。

新闻推荐

丰富多彩自然天成 秀美壮丽万种风情

从二郎山远眺贡嘎山与大渡河河谷天全县喇叭河鹿池二郎山雪景宝兴县夹金山国家森林公园宝兴县神木垒夕照他的照片,曾走出四川,走向全国,让众人从他的照片里知晓雅安、了解雅...

宝兴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宝兴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