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我们的城市是花园” ——攀枝花“创园”的力量(一)

攀枝花日报 2017-09-20 07:34 大字

□杨丽 本报记者 江潇  

9月的攀枝花,连绵的绿色,从深山向乡野、城市蔓延,把大地连成浓绿的一片。漫步中心城区,一项项增绿点翠工程,将城市生态系统连接起来,“城在林中,林在城中,房在树中,街在景中”的绿色生态体系,成为展示阳光花城山水美、生态强、环境优的多彩画卷。

“如今攀枝花的大街小巷两侧绿树葱茏,山、石、草、树、花巧妙结合,营造了蕴含山地城市韵味的独特景观。”市民曹女士很感慨地说道,“我们的城市是花园,身为攀二代,生活在这样的环境很自豪。”

科学规划引领发展

2012年,市委、市政府做出了要把攀枝花建设成为国家园林城市的重大决策,并提出把建设国家园林城市作为“钢铁粮仓”转型为“阳光花城·康养胜地”的重要战略部署。

为保证市委、市政府的既定目标实现,5年来,攀枝花在创建过程中秉持“统筹创建、加快创建、节约创建、全民创建、科学创建”的理念,不断开拓进取,攻坚克难,尤其是规划高起点、设计高品质,极大改善了城市街景,提高了城市品位。园林绿化也从重数量向量质并举转变,从单一功能向复合功能转变,从重建设向建管并重、管养并重转变,市区绿化面积不断拓展、绿地质量不断提高、管养水平不断提升,城市园林实现了由绿向美的跨越式发展。截至2016年底,57项指标均已达到《国家园林城市标准》,城市宜居指数大大提高。

城市景观魅力绽放

攀枝花坚持种绿惠民,还绿于民,将昔日荒山乱石变成了鸟语花香的生态绿地。

在市民游憩休闲上,不断优化公园绿地布局。重点推进了攀枝花公园、阿署达花舞人间、学府游园、凤凰花公园、西佛寺公园、河门口公园、滨江立体花园、滨河公园、仁和公园等13个新建、改建公园项目。截至2016年,已完成实际投资约12亿元。

在增强城市和谐上,加大老旧小区环境改造。统一修建改造了红星社区竹秀村小区、兰尖社区兰一小区、竹湖园转干楼小区、冶金社区筑炉小区等7个老旧小区,累计投入4500万元,成功实现了老旧小区从“脏、乱、差”到“亮、净、美”的宜居小区的转变。老旧小区居民的幸福感、自豪感、归属感、认同感大大增强。

在城市空间景观上,做强阳光花城景观。累计投入了8000余万元,深入实施了机场路出口立体绿化、密地桥南立体绿化、滨水新空间等共计112个项目,培育栽植了攀枝花、凤凰木、蓝花楹、三角梅等乡土花卉植物超过36万株,园林式居住区达标率达55.83%。 

在生态环境保护上,聚力山体生态修复。实施了花城森林公园、马坎生态治理、金沙江干热河谷生态治理、尖山生态脆弱区植被恢复等10多个生态治理项目,累计恢复植被面积达1万余亩;建立了大湾子、保安营、马坎、支堡地、枣子坪、黄家湾等11个义务植树基地,总面积达4000余亩。

“创园”内涵更加丰富

优化、提升人居环境,是创建园林城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在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过程中,攀枝花坚持以创促建,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承载力为目标,全面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人居环境。

在市政基础设施上,统筹道路运营管养。大力实施了炳仁路、龙密路、花城大道等一批城区主干道和主城区人行过街设施新建、改建项目,截至目前,攀枝花市建成区道路总面积290万平方米,城市道路完好率为95.15%,城市照明功率密度(LPD)达标率87.5%。

在城市生活安全上,严格规范行业管理。截至2016年,城市管网水检验项目合格率99.73%;城市污水处理率达93.26%,城市污泥处理率达10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100%。

在住房保障建设上,目标管理高位运行。2013至2016年共实施包括五十四金华巷等危旧棚户区改造住房19846套,2016年,保障性住房建设计划完成率116%,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比例53.18%,节能建筑比例为50.74%。

下一步,攀枝花市将以《攀枝花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修编(2013-2030)》为指导,以现状绿地建设为基础,继续完善各级公园建设;并以攀枝花中心城区为核心,环绕中心城区视野范围的重点绿化区,结合建设好金沙江、雅砻江、安宁河防护林带,规划建设二滩风景区——箐河——择木龙风景区——宝兴山——方山风景区,加强工业区与居住区之间、公路、铁路沿线防护绿地建设。计划到2020年建成区绿地率达39.33%,绿化覆盖率达44.29%,人均公园绿地达14.09平方米。

新闻推荐

走进生态天地 畅游多彩雅安

碧峰峡景区内,游人与动物亲密接触蒙顶山的银杏树又到了秋高气爽的季节,这也是雅安最美的季节。这里的峡谷、森林等景观丰富,自然风光和民俗风情会让你流连忘返;这里的河流、瀑布、温泉等风光...

宝兴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宝兴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