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倩,给我们教育的启示

咸阳日报 2021-09-01 08:03 大字

李萌

在2021年东京奥运会上,射击赛场上杨倩获得东京奥运会中国首枚金牌。

21岁的杨倩是浙江宁波人,父母是普通的农民。她不仅是一名奥运冠军,还堪称一名学霸。她是清华大学经管系的一名在校大学生,学习优异,体育也出众,利用暑假取得了两枚金牌,颇令人玩味。她的这一惊天创举,应引起我们对教育的反思。

教育唯分数论,在应试教育的高压下,削弱了学生体育和劳动的时间。使孩子的智力在短时间内得到了推升,学校教育教学“成绩”提高了,社会一片赞誉,口碑上去了。从长远而言,只注重智力的发展是不行的,成了瘸腿走路的人。我们历来提倡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可教育发展了几十年,好多人把这本经唱歪了,违背了学生成才的科学性。众所周知,运动可以更好地缓解疲劳,增强学生的体质。身体素质提高了,就能投入更多的精力去学习。反过来,为了单纯地获取分数,点灯熬油,两耳不闻窗外事,学习成绩再好,头脑思路狭隘了,身体垮了,何谈实现更大的梦想。我们的教育忽视了育人规律。老一辈科学家钱三强,就是一名体育健将,长跑成绩出类拔萃;钟南山院士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体育锻炼,在抗击新冠肺炎中,八十多岁高龄的他才有本钱奋战抗击疫情的前线。

我们的教育走了弯路,我们需要逐渐地改变错误的行为,以更好地适应新时代对培养人才的需求,把德育、美育、体育同样重视起来,让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这是一个人最基本的生存之道。在奥运赛场上,杨倩已经用她的两面金牌,为我们树起了现代教育的“标杆”。这样的例子,其实还有不少,苏炳添就是一名大学老师,取得了东京奥运会100米短跑第六名的辉煌战绩,创造了黄种人在100米赛道上的奇迹。

应试教育,是一种“短视”教育,它催生了社会各级各类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般生根发芽,追逐利益,浮于表面,反过来又成为应试教育的疯狂推手。

我们的教育任重而道远,我们期盼着千千万万个杨倩,成长起来,让我们的“应试教育”陈旧观念随着杨倩们的“枪声”响起而土崩瓦解。(作者单位:永寿县马坊中学)

新闻推荐

永寿:逸夫小学开展红色故事会讲座

本报讯(张银霞记者宋超)6月8日,永寿县逸夫小学举行了“听老一辈讲革命故事做新时代好少年”红色故事会讲座,邀请永寿县退休老...

永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永寿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