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新名词”迷惑了眼睛

咸阳日报 2020-10-28 13:11 大字

胡林

最近,在翻阅报纸时读到了这样一篇教学设计《语文核心素养下的××课堂教学设计》,猛一看,有“语文核心素养”这样的词汇,细读下来才发现就是一篇普通教学案例,也看不出语文核心素养体现在哪儿?一次,有位专家指导课题研究工作时,给出了这样的建议:“现在的课题标题中有‘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研究’,易于上级部门批准……”诚然,我不否认教育新名词的积极意义,但是,滥用、乱用就只会“博眼球”,不能很好阐释教育内涵。

自提出“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根本任务起,我们的新课改从双基到三维,再到核心素养,这是从教书走向育人这一过程的不同阶段,也是一个伟大的变革!2016年,核心素养总体框架出台:1个核心、3大维度、6个核心要素、18个基本要点。核心素养是必备品格和能力,我们要牢牢抓住“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一根本核心,要围绕“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这些话题扎实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明白了这些道理,把核心素养的内涵渗透在你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真正“以人为本”育人,即使你的课堂、你的文章、你的课题没有新名词,依然符合课改精神,教书育人永不落伍,依然走在潮流前头。对于有关教育部门和专家们来说,新名词固然吸引人,但是,不能被光鲜的外表迷惑,应细细甄别,真正筛选出好的做法和文章。

当前,教育新名词快速翻新,令教育工作者应接不暇。“慕课”“裸课”“核心素养”“微课”“翻转课堂”等新名词,冲击着教师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也使得一部分人投其所好走捷径,把本来不理解或理解不够的词语,加载在文章或工作中,冲击视觉、博人眼球,迎合一些教育部门和专家们以此判断优劣。

我们要相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光鲜的外表遮不住陈腐的本质,新名词的出现不能代表新理论的形成,不能推动新行为的产生,流行不会长久。我们要擦亮眼睛,认真育人,用实际行动探索、验证教育教学方法。

(作者单位:永寿县监军中学)(E)③

新闻推荐

咸阳市检察院 举办检察长研讨班

本报讯(记者吴红)近日,市人民检察院举办全市检察长研讨班。市院领导班子成员、检委会专职委员、各内设机构负责人,各基层院检...

永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永寿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