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永明:“白衣战士”就要冲在最前线

咸阳日报 2020-04-11 07:30 大字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潘永明总是奋战在最前线。本报记者 马沅聪 摄(B)⑦

本报记者 马沅聪

2003年,他经历过抗击非典,如今,他又再次冲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最前线,对于从医30年的他来说,无论在何种艰难的情况下,他永远把看病、救人放在第一位,他就是永寿县人民医院呼吸科主任、副主任医师潘永明。

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49岁的潘永明临危受命,被委以医疗救治指挥部副总指挥,主要负责发热门诊、隔离病区的医疗救治工作。组织大家对隔离病区的布局、设施、器材、网络等进行全面检查;议定诊治方案,细化工作流程,制定应急措施,宣布工作纪律,安排工作班次等;组织医护人员学习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临床诊疗第二版诊疗标准,熟悉隔离区工作环境……在半个月时间里,在他的带领下,永寿县人民医院发热门诊和隔离病房排除了61名发热患者,隔离了24名疑似病人。在临床处置时,他总是扑在最前面,把危险留给自己,他说:“我比其他同事有经验,就应该站在最前沿。”

勇于担当 临危受命

1月21日,永寿县人民医院院委会成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潘永明临危受命,担任医疗救治指挥部副总指挥兼专家组副组长,发热门诊、隔离病区主任。

医疗救治组成立后,潘永明立即着手提名选定了7名骨干大夫,组织大家对隔离病区的布局、设施、器材、网络等进行全面检查,逐个对标核准查漏补缺。同时,结合医院实际,研究诊疗方案,细化工作流程,做好战前动员和准备。他根据自己的工作经历和参与抗击非典的珍贵经验,大胆提出了“可疑从有、能收尽收、能检尽检”的处置原则,指导发热门诊和隔离病房的诊疗工作。

不顾安危 身先士卒

1月24日,隔离病房迎来了第一位疑似病人。

“是党员就要有党员的境界,是战士就要冲锋陷阵。”第一时间,潘永明和老搭档、医务部主任张孝文一起穿上了防护服,毫不犹豫地扎进了病室。各种指标检测、体征检查、临床给药……当天,隔离病房陆续收治了6名疑似病人,每个病人处置近2小时,从早晨7点多进病房,一直忙碌到第二天凌晨一点半,他就像陀螺一样在高速运转,丝毫没有顾及个人安危,尽到了一名共产党员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负重前行 敢于作为

1月23日以来,潘永明和他的团队接收了85名发热患者,每名患者都是发热门诊检查预检分诊,专家组会诊,进入临床诊疗,最后解除出院,每一个环节,都必须由他“一锤定音”,并全面负责到底,工作艰辛、责任之重可想而知。每天,他亲自排班、带头值班、主持会诊,虽然永寿县没有1例确诊病人,但他丝毫没有放松警惕,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严谨的工作态度坚守一线。

半个月的时间里,永寿县人民医院发热门诊和隔离病房排除了61名发热患者,隔离了24名疑似病人。潘永明说:“在这种关键时刻,累对我来说不算什么,一家人春节无法团圆也不算什么,永寿县会不会出现确诊病例才是我最担心的事。”

让潘永明记忆犹新的是,1月24日,从门诊分检转进了一名病人,体温38.2℃,化验、CT结果高度疑似。后经两次核酸检测,虽然均显示阴性,但病人一直发烧不退,让他很揪心。他建议进行第三次核酸检测被否决后,决定继续隔离治疗,5天后,病人开始退烧,症状好转后,他悬着的一颗心才落了地。

在疫情防控期间,潘永明在处理大量临床病人的同时,每天还要负责协助发热门诊的工作。随着隔离病室病人的增加,每天的班前班后会,他都会对大家进行开导,提振科室士气。同时,对病人开展心理疏导,引导他们克服恐惧心理,耐心接受观察治疗。

潘永明的敬业奉献精神不仅感动着病人,也感动着他的同事。大家纷纷说:“潘主任这人靠得住,责任面前勇于担当,危难面前冲锋陷阵。”

听到同事的这些评价,潘永明却坦然地说,在这次疫情联防联控中,全院有170多人共同参与,这是大家团结的力量,不是谁一个人的功劳,虽然疫情已经好转,但是作为医生,他们依旧会冲在最前线,继续看病、救人,成为老百姓最信赖的健康守护者。(B)⑦

新闻推荐

咸阳市工商联走访调研非公企业复工复产、双拥共建工作

本报讯(记者冯萌)4月2日,市工商联到陕西君碧莎制药有限公司开展非公企业复工复产、双拥共建走访调研活动。陕西君碧莎制药有...

永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永寿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