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五变”勾勒出奋进发展图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
本报讯(记者 崔福红 黄敏)8月13日,“奋力追赶超越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在西安召开,咸阳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岳亮以“七十载富强人文健康奋进之路——‘大秦故都·德善咸阳’时代之变”为主题,通过“五变”介绍了咸阳70年改革发展历程。70年来,咸阳和新中国同奋进、与新时代共成长,干部群众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动咸阳大地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穷二白向繁荣富强的裂变。新中国成立之初,咸阳生产总值只有1.07亿元,工业仅有纺纱、轧花、榨油、酒精几家小作坊。通过70年的改革发展,咸阳顺利完成了经济恢复、社会主义改造等各个建设阶段的历史任务,迈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时代。2018年生产总值2376.45亿元、是新中国成立之初的2200多倍,人均GDP达到54368元、增长了820多倍,公共财政收入89.09亿元、增长了3900多倍。
今日之咸阳,正在高质量发展的大道上加快追赶超越。2018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739户,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近3000亿元。北部优质苹果、中部时令水果、南部设施蔬菜等特色农业板块蓬勃发展,奶山羊存栏量约占全省1/3、全国1/5,“咸阳马栏红”苹果品牌价值位居2018中国果品区域共用品牌价值榜第4位。电子商务以“买西北”撬起“卖全国”大市场,以袁家村、马嵬驿等为代表的乡村旅游每年到访游客5000多万人次,2018年旅游总收入385.96亿元、增长32.1%。
封闭保守向开放通达的蜕变。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咸阳抢抓“一带一路”倡议和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建设机遇,大力推进向西开放、双向开放和全面开放,致力于打造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
今日之咸阳,已经由过去的内陆腹地一跃成为向西开放的前沿阵地和“一带一路”的核心区域,“朋友圈”越交越广。先后同106个国家和地区建立合作交流与经贸往来关系,是“中国甲级对外开放城市”。2018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73.25亿元、增长69.4%;全市非公经济增加值1271.65亿元,占GDP比例53.7%。
旧镇乡集向现代都市的蝶变。20世纪中叶,咸阳城区只有3.03平方公里、人口1.85万,25条街道总长10.4公里,渭河上没有任何桥梁,群众过河只能摆渡,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市区也只有人民路一条主街。经过70年的发展,全市城镇常住人口已经达224万,主城区面积扩大到90.6平方公里、人口达92.4万,城镇化率提升到51.3%。
今日之咸阳,一座历史与现代交相辉映、传统与时尚完美融合的现代化都市正在渭水之滨崛起。框架不断延伸。交通四通八达。境内公路超1.6万公里,高速公路从无到有达530公里,13个县(市、区)实现县县通高速;3条铁路境内设站点34个,地铁一号线二期工程今年通车;咸阳国际机场连续2年旅客吞吐量增速全国第一,1小时可通达国内40多个城市。
绝对贫困向全面小康的巨变。经过努力,咸阳2018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3364元和10893元,是1978年的77倍和193倍。
今日之咸阳,老百姓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脱贫攻坚成效显著。43.39万人已经脱贫,永寿、长武、旬邑、淳化4个国定贫困县成功“摘帽”,贫困发生率从2015年的9.67%下降到2018年年底的1.55%。人居环境极大改善。城镇自来水普及率达99%,生活污水处理率达10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63.6%。民生福祉持续上扬。居民消费不断升级。2018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674.19亿元,是1949年的近1300倍。
文物大市向文化强市的质变。咸阳高举文化自信大旗,大力弘扬马栏精神,让文物说话、让历史鲜活,凝练提出“崇德包容、尚法创新”的咸阳精神,塑造出“大秦故都、德善咸阳”的城市品牌,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市。
今日之咸阳,已然成为传承文明的高地、培育文明的沃土、践行文明的标杆。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文化自信更加彰显,文明风尚蔚然成风。
新闻推荐
本报讯(梁丹记者宋超)8月3日,永寿青少年活动中心组织24名学生前往该县甘井镇云集生态园,开展主题为“圆梦蒲公英”的研学旅行...
永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永寿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