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的儿子 人民医生殷培璞
本报记者 薛璐
“请把我葬在这荒山上,让我看着这里的孩子,不再受病痛的折磨,不再一瘸一拐地走路!”这是殷培璞留下的最后一句话。
15年之后,殷培璞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精神在咸阳开花结果——他的学生、彬州市中医医院院长马巍,沿着殷培璞的足迹,继续身处大山,行医乡里,成为咸阳医疗行业的一段佳话。
如今,在咸阳医护人员心中,殷培璞是医者的楷模;在咸阳群众的心中,殷培璞是人民的好医生。
缅怀,是为了更好地传承。大山深处,他的足迹依然清晰……
殷培璞,1923年出生在陕西汉中一个普通的家庭。在位于秦巴山的南郑县,他完成了在西北联大医学院的学习任务,并从大山中走了出来。解放战争期间,殷培璞积极参与了实习医院的伤员救治工作。这段宝贵的经历,为他日后的从医之路打下了温暖的底色。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陕西是大骨节病重病区之一。老乡们把大骨节病称为“柳拐子”,患者站不直,走不稳,长不高,基本丧失劳动能力。在很多村子,就是因为这个病,几十年来都没有一个人有资格,能够参军入伍。此病不除,生活全无。
1969年的冬天,陕西省大骨节病调研组成立。作为副组长的殷培璞,迎着刺骨寒风,带领大家深入礼泉、乾县、永寿、麟游等地,一家一户地开展大骨节病调研。
这一干,就是半个世纪。这半个世纪,殷培璞的足迹踏遍了各乡各村,仅在永寿和麟游两地的总行程就超过20万公里。他磨烂了多少鞋子、用破了多少挎包,多得连家人都数不清。而当年,殷培璞仅有的交通工具,就是一辆破旧的自行车。
随着调研防治工作的不断深入,同事张居仁、王金堂,学生郭雄、吕社民、王民等不断加入。殷培璞还萌生了新的想法,他要把大骨节病的诊疗场所搬到离患者更近的地方去,永寿县甘井镇卫生院,成为他长期蹲点诊疗的第一站。
为了方便群众就诊,他把医疗队员的名字和职称醒目地写在治疗点的外墙上;为了减轻患者的关节疼痛,提高生活质量,他亲自设计和制作了木质坐便器、拐杖等辅助器材免费送给患者。
小医治身,大医治心。殷培璞在工作初期发现:大骨节病是一个村子一个村子的爆发,一代又一代的祸害娃娃,如果只是这样一个病人一个病人的治疗,啥时候才能解决问题,才能剜除大骨节病的根呢?那时候,殷培璞常常问自己:“好好的孩子,为啥会拐?”经过反复琢磨,殷培璞发现,当地人饮食单一、营养结构失衡,日常就是玉米和小麦,蛋白质严重缺乏。饮用水不卫生,储水缸从不清洁。“难道,问题是出在饮食、饮水上了?”
经过严谨的调查和反复的论证,殷培璞决定:必须将村子当成一个整体,当成一个病人那样来治疗!该怎么办呢?为了改善村民的居住环境,殷培璞请来专业人员设计新农村;为了让群众能喝上干净的水,他多方联系,维修了原本的那口年久失修破败不堪的水井。他用这甘甜的井水为孩子们熬制出的海带排骨汤,改变了当地一代人的命运。
后来,殷培璞大胆地提出综合防治方案:“吃杂、改水、讲卫生”。吃杂,就是改变单一的饮食,将面食和杂粮搭配食用;改水,就是全面消除饮用窖水,深挖百米机井,保证饮水安全;讲卫生,就是人畜分离,消灭老鼠、跳蚤等害虫。
这一综合防治体系一直沿用至今。如今,永寿等重病区的大骨节病得到了根本遏制。儿童患病率由1982年的50.5%下降到2004年的2.5%,再到2017年,降到零。
群众都知道有一位“送瘟神”的医生——殷培璞。
为了更好诊断和治疗大骨节病,殷培璞还编写了《大骨节病防治科普》。出版以后,很多人都说,“这书好,不愁卖,到每个发病地区走那么一圈,下来呀,就是不小的销量”。听见这话,他把脸一沉:“卖什么卖,大骨节病病区,全部免费送。农民收入那么低,又得了这病,我们怎能忍心挣他们的钱?”
殷培璞的一生都在同大骨节病作斗争,都在带领乡亲们与贫穷争高下。1990年,殷培璞退休了,但是,他并没有选择享受生活,而是不图回报的只为大骨节病患者做手术。他和老伴长期驻扎在地方病病区,和大骨节病患者住在一起,直到九十年代末,年近80岁的他,因身体实在无法支撑下去,才依依不舍地告别了他所热爱的这片热土和乡亲们。“请把我葬在这荒山上,让我看着这里的孩子,不再受病痛的折磨,不再一瘸一拐地走路!”这是殷培璞留给病区人民的最后一句话。
他,是百姓的儿子,他,是大山的儿子。
他,从大山中走来,又向大山中走去!(G)(2)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袁森)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永寿县结合实际情况,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全方位的宣传活动,全力营造家喻户晓、人...
永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永寿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