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妈!我终于回来了! 离别30年六名被拐受害人与亲人团聚
赵明明见到亲生父母时一家人泣不成声。 本报记者 陈飞波 摄被拐儿童父母给警方送锦旗代军被拐后回到父母身边眼泪,不一定都代表悲伤。
昨天,在郝笑笑、葛昭、张媛、代军、赵明明和何小方六个人心中,见到离别快30年的亲生父母之后,流下的眼泪,就诉说着喜悦和团圆。
11月22日上午,咸阳市公安局举办“让爱团圆,警徽照亮回家路”认亲仪式,6名出生于咸阳的被拐卖受害人在警方打拐DNA信息库的帮助下,终于找回自己的亲生父母。这六个孩子,虽然来自不同的家庭,成长中却共同经历过不幸——被拐卖。那时候,他们中年龄最小的只有2岁,最大的也才4岁。
第一个家庭照完全家福十天后孩子丢了
粉红色上衣、方口鞋,这是赵明明丢失时身上的穿着。这一身,母亲冯芹记了27年。姐姐赵莹莹因为带着弟弟出门却没有把他带回来,自责了27年。昨天,一家四口拥抱在一起放声痛哭,所有的一切,终于可以结束了。
1991年的正月初八,一家四口特意跑到照相馆,照了一张黑白的全家福。之后,姐弟俩也照了一张合影。十天之后,姐姐带着弟弟去集市上玩,因为人太多和弟弟走散了。等全家人找来的时候,弟弟再也没找到。那天,原本一家人要坐在一起吃饺子。那张全家福,成为了全家人唯一的一张合影,也成为了寻人启事上的线索之一。
赵明明回忆,小学四年级时他就听周围人议论他身世,萌生了找寻亲生父母的念头。但是因为丢失时太小,对于过去只记得自家离水果店不远,小时候有一个玩的很好的小伙伴。
后来,赵明明主动找到警方,提供了个人信息并采了血样。通过DNA比对,找到了亲生父母。时隔27年,母亲摸着赵明明左脸上的一个伤疤,动情不已:“对对对,这就是我娃。”赵明明则搂着父母和姐姐,泣不成声。
第二个家庭家庭陈设定格在26年前那天
26年了,别人都劝何锋夫妇把房子重新收拾一下,但他们不愿意,土炕、蓝白格床单……所有陈设还定格在1992年5月14日儿子何小方丢失那天。用他们的话说,看着这些,就像孩子还在身边一样。
何小方家门口有一条河,当天中午,母亲在厨房蒸馒头,他要到河里面抓蝌蚪。母亲没多想便答应了。没想到孩子再也没回来。
从民警那里得知有了孩子消息,何锋夫妻俩没敢给周围亲朋报喜。这么多年来,他们在找寻儿子的过程中,从希望到失望,经历了太多。“害怕期待越多,结果却不好。”母亲刘潇喃喃地说。
昨天在认亲现场,刘潇带来了一个粉色白色相间的不倒翁,那是何小方儿时最喜欢的玩具。小何知道亲生父母找到了,也很高兴,用软件把小时候的照片和父亲的照片P到了一起。
何锋说,等儿子安顿好了,要把家里重新装修一下,这次儿子帮着参谋。
第三个家庭“长命锁”背后的悲情故事
佩戴长命锁,原本是希望保佑孩子长命百岁。但对于葛昭和他的父母而言,长命锁却成了儿子留给一家人唯一的念想。
父亲葛建国每每看见长命锁,都在心里念叨,不知道孩子现在过得怎么样。小小的锁子,在父亲的一遍遍摩挲中,变得光亮。“孩子丢的时候,还不到四岁。”
1996年5月8日,在永寿县街道药厂十字,葛昭被人拐跑了。他说记得丢失的过程,所以晚上经常会梦到小时候的场景:妈妈面对着家里的红铁门坐着,一边哭一边叫着他的名字。
葛建国两口子日子过得并不富裕,这些年一边攒钱一边找人。
整个相认过程,母亲情绪激动,一直在哭。“好在,孩子终于回来了。”
第四个家庭一张保留了26年的寻人启事
“代军,现年四岁,身高90公分左右,长发,皮肤较黑,左眼眉边有碰伤痕迹,缺一颗上门牙……”一张保留了26年的寻人启事,现在纸张都已泛黄。代超英记不清走了多少路,也记不清打听了多少人,唯一不变的就是找到孩子的信念。
代超英以前在武功县医院上班,从单位到家,距离不远。就是这短短的一条线,在1992年10月31日那天,出现了“岔路”。3岁的代军拿着五毛钱去火车站广场买零食,再也没有回来。
留给家里的除了寻人启事,还有一张退了色的照片。孩子丢了后,代超英把照片塑封了起来。
从青海到新疆再到河北,寻人的足迹踏遍了大半个中国。为了省钱,代超英利用晚上时间走路,尽量不坐车。稍微节省一点钱,就拿去印制寻人启事,不停地散发。
直到代军在认亲现场喊出了一句:“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我回来了。”代超英再也坚持不住,哭出了声。
第五个家庭
母亲为了“惩罚”自己放弃治疗
因为是在去医院治疗腿疾的路上弄丢的女儿,为了“惩罚”自己,张媛的母亲放弃了治疗,至今扔拖着一条病腿。
1987年8月,张媛的母亲赵琳带着她来西安看病,治疗未果,便准备回兴平。在火车站,赵琳眯着眼睛想打个盹,一会工夫,孩子不见了。那一年,张媛只有一岁半。
慌了神的赵琳找遍了火车站附近的旅馆,光福利院就跑了十几趟。但是,始终没有孩子的行踪。期间,办案民警也一直在努力。
有一次,他们收到线索说孩子可能在河南某地。到现场才发现,那地方连派出所都已经拆了。最终,经过DNA比对,张媛在山东被找到了。
让人高兴的是,如今张媛不仅成了家,还有一个三岁的儿子。
第六个家庭
父亲31年守在原地盼孩子回来
认亲现场,郝笑笑的母亲带了一个信封,里面装有三张孩子的照片。这是31年来,支撑他们的唯一信念。
两口子都是工厂职工,1988年,不到两岁的孩子在厂门口丢失。所以,除了出去找之外,郝笑笑的父亲更多是等待——由于城市规划,原厂已经拆了,四周杂草丛生,但是他一有时间就来这坐着。“万一孩子回来了,说不定还能记得这个地方,知道爸爸在等他。”
知道自己的亲生父母找到了,郝笑笑说他整个人都在发抖,马上放下手中的活,当天就去了乾县确认。对于未来,他说,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两个家庭都幸福。
(应采访人物要求,事件中所有名字均为化名)
文/本报记者石喻涵实习生贺凯图/本报记者陈飞波
提醒:
发现孩子失踪
要第一时间报警
这六个家庭团聚,打拐DNA数据库功不可没。
所谓打拐DNA数据库,一方面由公安机关对丢失孩子报案的家长采集DNA样本,另一方面,对各地在街头流浪乞讨和被组织从事违法犯罪活动的未成年人采集DNA样本,再将这些数据录入到专门的全国联网的统一数据库。
公安部刑侦局副局长陈士渠接受三秦都市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公安机关一直保持对拐卖案件的高压严打态势,目前新发案件呈现低发高破态势,发案率在不断下降,破案率和解救率在显著提升。
陈士渠特别提醒,如果父母发现孩子失踪,应当第一时间拨打110报警,警方必须根据规定立即立案,开展侦办工作。
9个月
陕西共解救被拐
卖受害人39名
近年来,陕西省各级公安机关始终对各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活动给予严厉打击。凡是发生拐卖儿童案件,公安机关将实行“一长三包责任制”,即由县市区公安机关主要领导或主管领导担任专案组组长,并对案件侦办、查找解救被拐卖人员、安抚被害人家庭等三项工作全程负责到底。孩子没有找到,案件没有侦破,专案组不能撤销。
因此,全省拐卖犯罪案件呈现低发高破态势。据统计,今年1至9月,全省公安机关就已破获各类涉拐案件83起,打掉涉拐犯罪团伙2个,打击处理犯罪嫌疑人20名,解救被拐卖受害人39名。仅咸阳市公安局,今年就相继破获拐卖妇女儿童案件10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0名,解救被拐卖妇女儿童20人。
新闻推荐
本报讯(李新蕊记者薛璐)自10月21日起,永寿2018年度特殊慢病报销工作有序开展。今年,经相关专家组鉴定申请慢病患者2200人,经过...
永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永寿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