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诊断胃癌肝转移晚期,只有半年寿命 十多年过去,咸阳这位77岁老人仍活跃书坛 身患绝症14年 书法练就大写的“人”

华商报 2018-05-29 02:16 大字

张宗彪正在挥毫为文友留念

“练书法能不能抗癌我不知道,或许也是命运的垂顾,但我的第二次生命的确是书法给的。我的书法风格,恰恰是与癌症抗争中形成的。”2004年,63岁的咸阳市民张宗彪胃癌肝转移晚期,医生说他顶多只有半年的生命,但张宗彪并未屈服,用墨笔继续着自己的书艺人生,十几年过去,他的癌症再未复发。

自幼酷爱书法

写的第一个毛笔字是“人”

今年77岁的张宗彪出生于永寿县,从西北大学毕业后,1978年他被选调参与咸阳师范专科学校的创办,截至2001年退休,他将半生心血都倾注到教育事业上。

5月23日,华商报记者来到位于清渭楼附近他的工作室,多年来,张宗彪就是在这里进行书法创作。张宗彪自幼酷爱书法,在他不到7岁时便与书法结缘。“1948年我上了村办小学,启蒙老师教给我认写的第一个字是“人”,这也是我第一次用毛笔写字。”

2001年,在张宗彪组织下,咸阳市成功举办了“西部情·全国书画名家邀请展”活动,21个省市近百位书画家前来展览交流。2004年春节,作为陕西书画艺术研究院咸阳分院的院长,就在他兴致勃勃筹备第三届西部情书画展览时,被确诊为胃癌肝转移晚期。“有一天突然口吐黑血,去医院检查后,儿女瞒着我说是胃溃疡,后来才知道医生确诊我这种情况最多只有半年的生命。”同年4月12日,张宗彪再次住进医院,见已经瞒不住了,儿女们才告知他实情,“孩子是怕我知道后扛不住,但我比他们想象得坚强,回过头还安慰孩子们,叫他们把家人聚起来吃了一顿饭。”

乐观对待人生

用练习书法体味苦难

住院期间,化疗导致张宗彪身体很差,胃部切去了五分之四。但作为组织者,为了7月份书画展能如期举办,他在病床上指挥。2004年7月22日,书画名家邀请展成功举办。此时的张宗彪头发已几乎掉光,仍只身前往与老友们一聚。“当时我在现场写下一幅叫“无欲则刚”的作品,那时候已经下定决心,要和癌症抗争到底。”张宗彪介绍,从那时起,他的书法风格有了从追求柔美到刚柔相济的转变。此后3年,他一边在医院化疗,一边临池不辍,化疗带来的负面作用,导致他时常呕吐、恶心,但练习书法成为他最大的精神支柱。

“练习书法不一定和治疗癌症有什么关系,我不只是在写字,而是在书写人生,这样字才会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每当我全身心投入时,便觉得整个人都充满力量和信心,逐渐领悟到只有不怕癌症,乐观面对,才有可能战胜它。经过了几年化疗,到现在癌症也再没复发过。““写人只两笔,做人需一生。”这是张宗彪在书法创作中总结的道理。1989年,老伴被查出帕金森氏病,张宗彪工作还要照顾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伴。1996年,他的父亲被查出晚期食道癌,母亲也长年患病,在人生挫折中,他用练习书法体味着人生苦难。

豁达面对生死

不屈抗争创造生命奇迹

5月22日上午,张宗彪书法作品展在秦汉文学馆举行。老人接受记者采访时乐呵呵地说:“你看我年龄这么大了,但是在书法艺术创作的大军里,我只是一名新兵。”

出生于1982年的车迎春,来自彬县一个贫寒的山村人家,26岁时,她已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咸阳市妇女书画协会副会长。但不为人知的是,她原本是一名初二辍学后来咸阳打工的女孩。幸运的是,她的命运在遇到张宗彪后出现拐点。1997年,经人介绍,车迎春到了张宗彪教授的家中照顾其患病的老伴。

“他是一个很刚强的人,那时候虽然身患癌症,但只要有书法作为他精神上的支撑,就从来没见到过他有灰心沮丧,他的坚强和乐观让人惊叹。”5月24日,车迎春表示,张宗彪对她的书法和做人上的教导拿金钱无法回报,老人的书法成就和豁达不屈的生死观,让她理解了什么是真正的书法精神和人格力量。华商报记者 王斌

新闻推荐

眉山市房地产服务中心房屋交易情况公告 (2018年19期64户)

序号取得方出让方代理方房屋坐落建筑面积(㎡)房屋用途备注1李燕红刘洪来王菁周锐燕语林森16-1-5-287.29住宅2陈思琦邹青青...

永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永寿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