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斌:让患者从“雾蒙蒙”到“敞亮亮”

咸阳日报 2022-02-15 08:42 大字

张小莎 孙丹 本报记者 薛璐

行医24年,从祖国故土到遥远的非洲苏丹,为了揭开白内障病人眼前那层雾蒙蒙的“窗帘”,他积极参与深化中国与苏丹友谊的“白内障复明行动”,主导启动咸阳市中心医院“白内障复明工程”,让众多患者重见光明。他就是市中心医院眼科主任医师王永斌,一位不断奔跑在播撒光明之路上的眼科医生。

“一个人要是患上了白内障,就像给眼睛蒙上了层纱幛,眼前的一切物体都是雾蒙蒙的,更有甚者眼前是一片混沌。”医者仁心,王永斌见多了深受其苦的白内障患者,他立志要让白内障患者的眼前“敞亮亮”。

援非一年,为近500人完成白内障手术

2019年6月,作为中国(陕西)第34批援苏丹医疗队队员,王永斌在遥远的非洲苏丹执行援外任务。

一天清晨,王永斌接诊了一位右眼被剪刀戳伤的11岁小女孩,经诊断为角膜穿通伤及外伤性白内障,病情已拖延一天,女孩面临失明、眼球摘除,甚至是颅内感染的风险。

“救人如救火”,手术没有儿童专用开睑器,王永斌就连忙跑出医院寻找成人开睑器代替使用,陈旧的手术显微镜显像模糊,他就依靠多年经验艰难实施手术,在麻醉师及另外两名医生的配合下,这场耗时一个多小时的手术成功完成,王永斌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这台时间急促、设备短缺且颇具风险的急诊手术很快获得了央视的报道,向全球华人展现了以王永斌为代表的中国医务工作者“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援非精神。

为庆祝中苏建交60周年,医疗队积极启动“白内障复明行动”,对此王永斌义不容辞,联合队友共筛查患者1500多例,为苏丹当地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实施了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并无偿捐助折叠式人工晶状体等高值耗材及手术所需眼药水,共使160余名苏丹患者恢复了光明,增进了中苏人民友谊。

援外一年,王永斌完成各类眼科手术558台,其中白内障手术487台。

为家乡父老启动“白内障复明工程”

根据相关的普查数据,王永斌发现,咸阳65岁以上的老年人大部分有白内障,80岁以上的老年人100%有白内障,让他对这一情况的感受更加真切的是来门诊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也在逐年增加。

作为咸阳市中心医院眼科负责人,王永斌想起了曾在苏丹参与的“白内障复明行动”,于是便积极寻求医院支持,于2020年11月,正式推出“白内障复明工程”惠民政策,旨在为老年人恢复视力的同时最大程度地解决群众看病贵问题。

2020年底,旬邑县丈八寺镇贫困建档立卡户的岳建国(化名)成为首位0费用受益者。“家里只有我一个劳力,现在眼睛看不见了,打工去也找不下活儿,没办法这才来看病。”65岁的岳建国说,免费且及时的治疗让他重新找回生活的希望。

截止2021年10月底,王永斌带领团队在“白内障复明工程”中治疗白内障病人300余人,其中最高年龄89岁,最低年龄36岁,平均年龄约62岁,共计优惠金额约25万元,平均人均优惠金额833元,其中10余人享受了住院0费用。

“未来,我希望可以通过我的医术还每一位眼疾患者一个清晰‘视’界。”王永斌如是说。(F)(2)

新闻推荐

咸阳市工商联被评为全国工商联民营企业调查点工作先进基层单位

本报讯(记者刘计划实习记者计肖)近日,全国工商联下发了《关于2021年度民营企业调查点工作先进示范单位的通报》,对成绩突出、...

旬邑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旬邑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