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让咸阳秀外慧中

咸阳日报 2021-11-06 08:18 大字

本报记者 王婕

绚烂的秋花与红叶并存,延绵的山脉随云雾流动。深秋时节,旬邑石门山景区再现油画般美景,网络上一张张层林尽染的山间美照,一帧帧色彩斑斓的航拍视频,吸引了众多网友留言点赞“,虽因疫情无法前往,但能在网络上欣赏到如此秋韵枫情,令人舒畅之至,心向往之!”

如此美景,让拥有厚重秦文化的咸阳秀外慧中。

为了把更多优质的文化资源转为优质的旅游资源,咸阳以本土文化旅游资源为主线,精心打造特色旅游产品,使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路径愈加清晰,丰富的文旅产品和繁荣的文旅市场,给百姓和游客带来越来越多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今年,咸阳市极推动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挖掘文化在旅游中的核心资源作用,拓展旅游在文化中的重要市场作用,大力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市创建工作,深入实施文化产业“十百千”工程,进一步加强文化旅游产业基地建设,持续推动大秦文明苑、武功美阳关、乾陵游客中心、马栏红色旅游小镇、咸阳市旅游集散中心等一批重点项目落地落实,积极参加第五届丝博会咸台投资推介会,向外推介锦川海旅游度假区项目、乾陵创意文化演绎项目、“那年安吴”风景区项目、唐家大院· 秦商文化博览园项目等一大批优质文化旅游项目,扩大招商引资成果,擦亮咸阳文旅品牌。

一排排富有关中特色的明清式建筑,一幕幕传统乡村社会的生活场景,一声声往来游客的南腔北调,合成一曲动人的文化旅游交响曲。作为咸阳民俗文化旅游的代表,袁家村的文旅发展不仅稳稳地走在全国前列,更是有着令无数文旅从业者羡慕且深思的数据——旅游年收入超10亿元!

咸阳市依托历史文化、乡村民俗、农业果业等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助推乡村振兴,形成了中国乡村旅游发展咸阳模式。今年以来,咸阳市深入实施文化产业“十百千”工程,袁家村关中民俗村、咸阳高新区电子科技企业孵化园、咸阳市5G新媒体广告产业园、咸阳市青龙山文化产业园获得陕西省文化产业“十百千”工程认定后,进一步推动了咸阳市文化产业发展。

秦腔大戏、川剧变脸、抛绣球、抬花轿……今年国庆期间,福园巷子的一场文化穿越之旅活动异常火爆,更是代表咸阳市优秀文旅登上了央视新闻。该活动通过沉浸式文化体验,将戏曲表演融入景区运营,让传统文化走进群众,舞台艺术融入百姓,深受观众热捧,被央视一套晚间新闻、陕西新闻联播、网易新闻、今日头条等三十余家中省市媒体报道。如今,福园巷子景区客流量、综合收入大幅提升,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在乡村民俗旅游的带动下,今年,咸阳市礼泉县烟霞镇入选第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名录,福园巷子成功入选首批“陕西省旅游休闲街区”。

在今年的西安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博览会上,咸阳市积极推介永寿锦川海旅游度假区、乾陵创意文化演艺项目,促成签订泾阳那年安吴乡村振兴文化产业示范区项目21亿元合作协议和永寿县蜂蜜酒厂建设项目3.28亿元投资协议,全力扩大招商引资成果。

一年一度的渭河风筝节,是咸阳市近几年文化旅游的代表品牌,并已成为全国极具影响的自主风筝赛事IP。在今年3月举办的“今年花开逛咸阳”暨“我要上全运”2021咸阳渭河国际风筝节上,咸阳市推出赏花赏景、红色印记、全运赛事、历史文化、乡愁记忆、美味美食、自然山水、社会发展等8项主题活动和9项配合活动,在全市累计举办70多项活动,持续扩大了咸阳文化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在积极发展文旅融合的新模式中,咸阳又开始探索将科学技术深度融入文旅领域。今年,咸阳市已全面建成智慧旅游综合监测与应急指挥中心,广泛发挥大数据优势,初步实现了咸阳旅游管理、旅游服务和旅游营销的信息化和现代化。

如今,以文塑旅,以旅促产,正在推动咸阳文旅产业高水平融合、高质量发展。咸阳传统旅游产业在文旅融合间,在焕新赋能中,将努力让更多市民游客享受到丰富多彩的文旅福利,感受咸阳更具活力的文化魅力。 (B)⑥

新闻推荐

旬邑:以党建为引领 让乡村振兴战略稳步推进

本报讯(燕晓锋侯鹏陈方圆)今年以来,旬邑县紧盯乡村振兴战略步伐基调,坚持精准发力,靶向施策,筑牢堡垒,把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旬邑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旬邑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