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礼馍”
王新民
过去,逢年过节,关中人走亲访友有携带礼馍的习俗。礼馍是用小麦面粉蒸成的各种花馍,又称“面花”。
逢年过节,带礼馍走亲访友的礼俗,既是不成文的规矩,也是物化为实体的寄托。婚丧嫁娶、庆寿祭拜,不同的事,送的礼馍也各不相同。如“订婚送礼”仪式上的“礼”是用红布包着的十二个花子馍。而参加葬礼,亲戚要蒸祭馍,女婿、外甥蒸的祭馍必须是方形的开花馍,俗称“糕子”,意为方糕开花,血脉传承,而别的亲戚蒸的则是圆形开花馍。这是老规矩,如果乱了,就会引起亲戚间的误会和纠纷,有的甚至会闹到老死不相往来的地步。
对礼馍,关中农村人多能识别,也会使用,但有的名字因地域不同、其叫法不一。如旬邑人叫“花子馍”,淳化人叫“缠缠馍”,有的地方还叫“旋旋馍”等,但其在走亲访友或红白喜事中的用途是一样的。礼馍是符号,人们看看礼馍的花色、大小、形状,就能判断亲戚和事主人之间的关系。
关中民谣有“初二初三家家忙,外甥拜舅女拜娘”的说法。过年期间,凡有血缘的亲戚,拜年一定是单向的,讲究次序,即晚辈拜长辈,女儿、外甥拜娘家、舅家。反过来,长辈、娘家则不给晚辈、女儿家拜年。
这一点,很多外地人不理解:拜年是单向的,那么受拜的一方如何做到礼尚往来的呢?其实,关中民谣还有“过了初八送花灯,舅送灯笼外甥迎”的说法。从正月初九开始,关中人的年节就进入了另外一个隆重的环节——送灯笼。即娘家、舅家给女儿家、外甥家送礼馍、送灯笼。
凡出嫁后在婆家过第一个元宵节的女儿,娘家要为其“追节”。“追节”要送灯笼。在送灯笼时,还要送几组油炸花馍,这些花馍做成蛤蟆、鸡、鱼、蛇等形状,是上古时期,部落崇拜的图腾形象。据说,蛤蟆是“抟土造人”的女蜗的图腾形象,从这一点可以看出“送灯”风俗始于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的过渡时期。送灯时还讲究送“百食”礼。所谓“百食”礼,就是用上等麦面做成的十种不同花色的礼馍,“追节”时不同的花馍每个种类拿十个,共一百个面花馍。
外孙(外甥)出生后的第一个元宵节,舅家要送一个大红火罐灯笼,同时还要把外婆或妗子蒸的面牛、面虎、面兔等花馍送给孩子。元宵夜,舅家送的灯笼挑在小孩子手中赏玩,最终燃为灰烬,名曰“上天灯”,寓意“上前程”,祈愿孩子红红火火,茁壮成长。舅舅家送的花馍要用线穿起来,挂在房子的顶棚上观赏。待花馍风干后,可食用。送灯要一直送到小孩满12岁,其间不能间断。民间把这种送灯活动叫“添灯”或“添烛火”。
外孙(甥)长到12岁,要举行“完灯”仪式。这一年与往年不同,舅家要给外甥送一盏玻璃灯和一个敬灶神用的供品,供品是用面蒸成的大花馍。随着时代的进步,有的舅舅还给外甥送手电筒,寓意给外甥“照前程”,同时送来学习用品、衣帽之类的礼品,祝贺孩子“完灯成丁”,进人灿烂如花的少年时代。(B)(13)
新闻推荐
“小时候,只是觉得吹唢呐是父亲养家糊口的手艺,看着乡亲们谁家过事都要请父亲的时候,让我很自豪。慢慢长大了,每次听到父...
旬邑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旬邑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