旬邑民间“五豆节”

咸阳日报 2020-12-23 08:24 大字

王新民

在旬邑民间,人们把农历腊月初五称作五豆节,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有煮五豆汤的习俗。

煮五豆汤要在前一天晚上挑拣籽粒饱满的绿豆、黄豆等五种豆子,泡在水中。初五早上起来,把泡过的豆捞出,倒进锅里,添水,放入红枣、核桃仁等用文火焖煮,等到豆子烂熟,一锅地道的五豆汤就煮好了。

煮好的五豆汤看起来红亮,闻起来喷香,吃起来甘甜润滑。关于腊月初五煮五豆汤,旬邑民间还有一个历史传说。相传很久以前,有一对夫妇,老年得子,视若珍宝,顶在头上怕把娃吓了,搂在怀里怕把娃压了。这个孩子在父母的溺爱中长大,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后来,夫妇两人逐渐衰老,他们知道自己的独生子不成器,为了让儿子一生不愁吃穿,无忧无虑的生活,老两口省吃俭用,没黑没明的干活,终于积攒了良田百顷,又给儿子娶了媳妇。

俗话说“跟上勤的没懒的,跟上吃的没攒的”。儿媳妇进门后,也学儿子的样子,变得好吃懒做。过了几年,老夫妇先后去世。儿子和媳妇终于坐吃山空。有一年,交上腊月,家里竟断了顿,好不容易熬到腊月初五,两人饥饿难忍,就把家里的角角落落搜腾一番,找出了一些杂豆熬成粥喝下,才没有被饿死。两人放下饭碗,想起父母的恩情和恓惶的日子,不由悲从中来,抱头痛哭。族人听到哭声,前来劝慰,借给他们一些米粮渡过难关。从此以后,夫妇俩痛改前非,勤俭持家,日子一天天好起来。为了从这个故事中吸取教训,人们每逢腊月初五煮五豆汤食之,作为对儿孙勤俭持家的训诫,这样代代相传,流传至今。

过去吃五豆汤,吃的是对粮食的敬畏。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讲究健康饮食,五豆汤成了餐桌上开脾健胃的一道美味。

五豆节后,再过三天,就是腊八节了,届时有些地方讲究熬腊八粥。旬邑人过腊八节不熬腊八粥,而是做“腊八面”。面是手擀的细长面。面擀好后,把大肉、豆腐、白菜、红白萝切成丁,做成臊子。面煮熟捞出后,浇臊子,调辣子、醋、酱油、蒜泥等,吃起来筋滑、鲜香、酸辣,令人胃口大开。(B)(13)

新闻推荐

技能培训+订单回收让贫困妇女致富有“方”

本报讯(李健)12月7日,旬邑县太村镇富村妇女手工编织培训班第一笔订单实现履约回收、快速变现,为参加培训的妇女带来了第一笔...

旬邑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旬邑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