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先烈张剑颖与百年秦腔
鬲向前
张剑颖同志1896年10月出生于临潼县(今西安市临潼区)大刘村。他是我的姑父。我小时候,常听父亲讲起姑父和大姑的事情,在幼小的心灵留下了朦胧而又难忘的印象。我工作后,随着对关中近代革命史的深入探究,有机会与众多老秦腔艺术家接触,听他们讲张剑颖的事迹,唱他创作的剧本片段。在这个过程中,我对他的崇敬之情愈加深厚。
张剑颖自小接受传统文化熏陶,对秦腔艺术非常钟爱。参加革命工作后,在担任关中专署建设科科长期间,他开始了秦腔剧本的创作。1939年,陕甘宁边区关中分委(驻旬邑县职田镇马家堡子村),组建了关中剧团。新组建的关中剧团和陕西省委七月剧团上演了赵伯平、杨公愚和张剑颖创作的现代戏以及张剑颖修改整理的古装戏,深受关中分区人民群众的欢迎。张剑颖调任关中分区担任宣传部副部长后,开启了他文艺服务革命的征程。
秦腔是西北地区尤其是关中地区广大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在近代革命中,秦腔艺术的实践,对启迪民智、移风易俗、传播思想、鼓舞斗志、统一战线等发挥着重要作用。1942年初,原中共陕西省委的七月剧团与关中剧团合并,在马栏镇成立了关中八一剧团,隶属关中分区领导。张剑颖任分区宣传部副部长以后,在改革剧团体制、创编剧目、培养演员、传播思想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他们经常为部队和群众演出,还把优秀剧目演到了延安,受到毛泽东、朱德等领导同志的称赞。关中八一剧团冲破敌人的经济和军事封锁,经常深入农村和部队演出。他们以秦腔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坚持不懈地贯彻毛泽东同志的革命文艺路线和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拼搏、乐观奋进的延安精神,每到一处都播下革命的火种,并不断地发展壮大。
张剑颖在改革剧团体制上亲历亲为,同时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秦腔剧本,其中包括多部红色革命剧本。他创作的新编历史剧《九宫山》《南宋痛史》和现代戏《关中炮火》《汉奸滋味》《双运粮》《纺棉花》《捉王二》《关中四杰》等深受好评。其中,《黄花岗》写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未婚妻钟花蕊在扫墓时,通过大段唱腔,抒发了对烈士的怀念之情,词曲哀婉而又不失磊落胸襟,感人至深。《关中四杰》表现抗日战争时期边区开展的大生产运动,关中冯云鹏、张清益、田荣贵、胡小贵四人,积极参加劳动,开办义仓救济民众,被评为特等劳动模范,剧本以一人一事为主,每人一戏,合称“四杰”。《关中炮火》是反对内战、争取和平的秦腔剧目。这些剧本由关中八一剧团陆续上演,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革命积极性。张剑颖的作品将革命文化和传统文化恰到好处地有机结合在一起,让秦腔艺术真正成为宣传、发动与组织群众的有力武器。
1947年3月7日,中共关中地委与中共陕西省工委合并为新的中共关中地委,张剑颖任宣传部长。由于长期夜以继日、呕心沥血工作,他积劳成疾,1948年9月病故于任上,享年52岁。病故后葬于延安,1956年迁陵于西安烈士陵园。(B)(13)
新闻推荐
阳光讯(记者赵小康)4月15日是国家安全教育日,旬邑县公安局在人流量较大的县委县政府门前组织开展了扫黑除恶宣传活动。活动...
旬邑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旬邑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