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日月星三光 读大块文章 陕甘宁边区第二师范学校在旬邑

咸阳日报 2018-07-18 07:05 大字

1939年10月,为了适应陕甘宁边区文教事业发展的要求,解决师资缺乏问题,边区教育厅决定派遣刘端棻、王伯勋等到关中分区筹备成立边区第二师范学校。中共关中分委书记习仲勋亲自召开会议。会议宣布成立第二师范学校筹备小组,由分区专员霍维德任组长,刘端棻任副组长。经过实地考察,筹备小组最终决定将边区第二师范学校的校址设在马家堡村西边沟畔上原鲁师修建的窑洞学校。1940年3月15日,经过近半年的筹建,陕甘宁边区第二师范学校在旬邑县马家堡正式成立。习仲勋任校长,刘端棻任副校长。

二师建校伊始,共有教职工24人,下设教务、生活、事务三个处,编有师范、预备两个队,后又增设妇女队和特别班。课程设置为:国文、政治、算术、历史、地理、自然、社会科学、美术、音乐、军事等。在选用教员方面,习仲勋要求必须以文化程度高、热爱教育事业为标准。因此,二师选用的教员不是陕公、抗大毕业的,就是南京、上海等地的大学生,保证了教学的质量,对分区青年产生了极强的吸引力。

考虑到当时国民党顽固派积极反共、不断制造摩擦的客观因素,习仲勋在强调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同时,还时刻把二师师生的安全问题放在心头。

1940年3月31日,关中分区军民在马家堡召开反汪拥蒋大会,二师全体师生参会。当边区民众剧团演出借楼国民党顽固派制造摩擦的新编剧《三岔口》时,顽军预备队第三师从职田镇城楼上向马家堡开枪射击。事件发生后,习仲勋当即命令二师于当晚向新正县二区三嘉原的索罗村转移,5月24日又开始迁往新宁县二区的傅家山。7月下旬,关中局势趋于平静后,习仲勋才指示二师重新迁回新正。8月17日,二师开始回迁,因中途连降大雨,师生中病号增多,加之山大沟深,行走艰难,直到8月23日才到达新正县后掌村。11月下旬,二师继续向东沟马栏转移,最终到达马栏川的小山村悟空洞。

1941年6月27日,习仲勋在百忙之中特意抽出时间,专程从相距十几华里的阳坡头骑马赶到悟空洞,在校门前的大树下为二师师生作时事报告,极大地鼓舞了师生的抗战热情。8月,关中分区党政军领导机关迁驻马栏镇办公,由于住宿困难,关中分委决定将二师搬迁到距离马栏以西8公里的黑牛窝。

从1940年3月30日至1942年底两年多的时间里,迫于国民党顽固派反共摩擦的不断加剧,二师不得不屡次迁址,先后6次搬家,7次建校。学校的每一次迁徙都牵动着习仲勋的心。师生们每次何时转移、何处落脚、如何在转移中兼顾办学,他都一一详细部署指点。面对异常艰苦的办学条件,二师师生谨记习仲勋的教诲和鼓励,贯彻“敌来我走,敌走我办,边走边办”的方针,战胜了险恶的外部环境和各种艰难困苦,出色完成了边区教育厅规定的教学任务。他们一边学习,一边实践,用熏烟制成墨汁,用猪鬃制成笔刷,用核桃制成算盘,用石板、沙盘代替纸张。挖窑洞,建校舍,开荒种地,纺线织布,砍柴烧炭,仅1940年就打成窑洞14孔,烧制木炭1.5万斤,在积极克服物质困难的同时,保证了文化和知识的学习,锻炼了革命意志,为开创分区文化教育事业新局面奠定了基础。正如习仲勋后来回忆和评价的那样:“二师有不少时间游居在山村群众的土窑洞里,有时是在旷野、林间以至行军途中坚持教育和上课。当时学校里流行几句顺口溜:‘宇宙是学校,大地是课堂,借日月星三光,读大块章。\’没教材,老师自编自选。没黑板,借用群众的门板。没粉笔,用黏土块制作土粉笔。没纸,利用桦树皮和旧书报。没桌凳,坐的是砖头石块,膝盖当课桌。自己打柴烧木炭,开荒种粮种菜,挖野菜,纺棉线,白天上课,晚上放哨,还搞军事训练和演习。学校教育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把政治思想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始终紧紧地集合在一起。”

1943年1月,陕甘宁边区第二师范学校改称关中师范学校,1948年8月,与彬县中学合作,改称联合中学。从成立到合并,历时八年半时间,先后培养学生470余人。在那样一个炮火纷飞的特定历史年代里,二师培养出数以千计的人才,分布在党政军和财、建、教、新闻、文艺、出版、医疗以及工青妇等各个方面、各条战线。

(选自中共咸阳市委党校研究室编的《峥嵘岁月——习仲勋在关中分区》一书,有删节。)(B)(13)

新闻推荐

陕西高速公路网基本形成 107个县(区)中98个连通高速公路

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对陕西省经济增长、保障和改善民生、带动脱贫致富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明显改善了发展环境。截至目前...

旬邑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旬邑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