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为山区孩子插上圆梦的翅膀 旬邑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暨“双高双普”创建工作侧记

陕西日报 2018-02-11 06:34 大字

本报记者张丹通讯员燕晓峰

四年前,旬邑县太村镇刘家小学的教室还是20世纪建造的几排砖混结构的建筑,教学设施陈旧。如今,这里已经大变样,不仅盖起了教学楼、师生宿舍和餐厅,还配齐了交互式电子白板。虽然室外依然寒冷,但新安装的新型能源碳纤维取暖设施却让学生们感到浓浓暖意。

刘家小学的变化,是咸阳市旬邑县70多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条件改善的缩影,是旬邑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暨“双高双普”创建工作成果的有力体现。

2017年以来,全县投入资金9.1亿元,彻底消除砖土木校舍,实现安全供暖全覆盖、宽带网络校校通,基本普及电子白板,淘汰了普通的黑板,各镇村中小学彻底消灭了“土操场”;投入1.58亿元,配置教育教学设备,建成校园网络中心94个,校园电视台7个,为教师配备桌、椅、床、柜、电脑(笔记本)10801套,新增台式电脑2258台、交互式一体机1358台(套)。目前,旬邑县70多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现代化校园”已成为这个国家级贫困县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我们加大投资力度,真正让教育资源合理配置,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办好每一所群众家门口的学校,让城乡孩子都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旬邑县县长王旭说。2017年年初,旬邑县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全县最大的民生工程统筹谋划、全力推进,使各级各类学校的办学水平得到提升,推动了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暨“双高双普”创建工作中,旬邑县解决建设用地175亩,为56所学校硬化运动场地、为29所学校塑化操场、为87所学校安装电采暖设备……如今,不管是县城学校还是乡村学校,校园广播、监控、器材设备都配备到位,功能部室和教学装备全面升级。学校已经成为旬邑县办公条件最好、生活环境最美的地方。

与此同时,旬邑县始终坚持就近入学原则,通过合理划分学区、随机派位等办法,全面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残障儿童等群体平等就学。针对初中毕业生升学不规范现象,旬邑县推进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实行计划管理、网上填报志愿、集中统一录取、限制跨县区招生等措施,招生秩序日益规范;针对传统课堂“满堂灌”弊端,推广“高效课堂”改革,普及先进教育教学理念,培养了一大批优秀教师和教学能手;针对农村教师结构性缺编问题,采取招新、轮岗、走教和落实待遇、优先晋职、荣誉奖励等办法,稳定了农村教师队伍。旬邑县还实施营养餐工程,逐年扩大困难学生资助范围和标准,实现“应免皆免,应助尽助”。

此外,为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结合民俗文化,旬邑县教育主管部门指导各中学开设了音乐、舞蹈、剪纸、唢呐等兴趣小组,培育并指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素质教育活动。餐后兴趣活动、大课间“精彩30分”才艺展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新闻推荐

-21.9℃ 雪霁初晴 冷到心碎 美到心醉

天蓝配雪白滴水成冰山冰挂披雪衣昨日,旬邑县马栏镇转角村雪后美景本组图片由郑明岗摄华商报讯(记者史嘉婷摄影郑明岗)雪霁初晴,咸阳迎来最冷冬日。咸阳市气象局数据监测显示,昨日清晨,各县市区最低温均...

旬邑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旬邑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