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咸阳多路径探索“产业扶贫”模式

三秦都市报 2017-07-30 02:22 大字

本报咸阳讯(王高峰记者陈奋翔)“开春,种了3棚甜瓜,个人投资1万多元,半年时间,就赚了将近3万元,这一茬甜瓜卖完后,再种些反季节蔬菜,年底就能摘下贫困户的帽子了。”7月26日,旬邑县纸坊村的贫困户杜晓峰一边摘甜瓜,一边算着自己的增收账。近年来,咸阳市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杜晓峰就是特色农业的受益者之一。

长期以来,咸阳市农业产业存在着资金投入少、产业规模小、经营水平低、区域特色不明显等问题。为此,咸阳市制定完善了全市产业扶贫规划、计划、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支持特色农业产业;将中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用于发展产业,市财政预算并下达各县市专项扶贫资金8700万元,支持各县市拓展农业功能,发展多种形式的休闲农业。

而各县市也根据政策优势,多渠道多路径尝试产业扶贫模式,探索出双矮苹果“乾县模式”、石榴栽培“礼泉模式”、酿酒葡萄“张裕模式”、休闲农业“袁家村、马嵬驿模式”等产业扶贫模式,吸纳贫困户参与,带动贫困户就近就地就业。与此同时,还积极推广“特色主导产业+贫困户”、“现代农业园区+企业+贫困户”、“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家庭农场(专业大户)+贫困户”等利益联结机制,推进产业发展与农民增收、脱贫攻坚深度融合,带动示范区内贫困户的增产增收。还加快发展养蜂、马铃薯、小杂粮、中药材、林下种养及特色水产、林产等区域性短平快“小众产业”,让农民致富。

在此基础上,咸阳市还积极实施产地初加工补助政策,支持发展农产品初加工、农产品流通业和农村电子商务业,推广农产品产后贮藏、保鲜等初加工技术与装备,就地转化农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让群众更多分享农业全产业链和价值链增值收益。

目前,咸阳市农产品加工物流企业辐射带动农户53万户,安排5万人就业。

新闻推荐

>>热线实录 望塬小区自来水呈淡黄色

裕塬城市风景小区车辆乱停堵消防通道经电北路北头与珠泉路路口路面大坑长期无人修文林路望塬小区业主梁女士反映:从4月份开始,家里的自来水就是淡黄色的,做饭喝水都不敢用,向物业反映多次也没解决,希...

旬邑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旬邑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