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军护:奔走乡间寻“瑰宝” 一双巧手传技艺
杜军护展示搜寻到的珍贵图样。本报记者 李石 摄(B)(12)
本报记者 李石
常年奔走乡间,搜寻散落的珍贵剪纸作品;刻苦钻研理论提升剪纸水平;为爱好者潜心传授剪纸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杜军护说,纯民间剪纸已经非常稀罕,珍贵图样稀少,不保护不传承,民间以后也难寻“高手”。
搜寻散落乡间的珍贵剪纸他不遗余力
4月13日,兴平市丰仪镇高家村,一处农家小楼内,刚从外地风尘仆仆赶回来的杜军护,正小心翼翼地整理此行的收获。
“核舟记中记载艺人用刻刀在桃核上展现东坡游赤壁的情形,让人大为赞叹‘奇巧’,今天我寻了一件宝贝,能跟‘核舟’媲美。”谈到这,老杜一脸兴奋。
“这些珍贵剪纸的创作者有的已经不在人世,旧物大都尘封,不好寻。”老杜说,他这次去武功、扶风、杨凌等地跑了好几天,创作者的后人们才从箱底整理出这些老物件。
因为年代久远,纸质很脆,容易损坏,解开包袱后,他用牙签小心翼翼地挑拣。
“这是甘罗十二为宰相剪纸,虽然只有一个核桃大小,但是裁剪手法非常复杂,这种造型已见不到;这是一幅陕西关中年俗剪纸的实物,剪风古朴、刀法老辣,特别是造型神秘,牵扯到一些远古符号,图案展现的时代背景对研究关中地区的民俗文化很有价值。”他说,目前已收藏近4万幅自清末以来的剪纸艺术品。
传承剪纸技艺与人分享他毫不保留
杜军护说,因为母亲是十里八乡出名的“剪花”娘子,所以自小耳濡目染,经常拿些边角料实践。
“窗花、顶棚花、墙花,起初以为剪纸就是剪花。”杜军护说,直到上学后接触到真正的剪纸艺术,才知道这里面原来大有内容,分类很广,只一个“俗”剪纸就包含了年、巫、生、婚、丧等数个门类。
临摹者学习的是“形”,导致剪纸风格雷同,文化符号错误使用的现象也屡见不鲜,既没有地域特点也缺少个性风格,这是时代使然,创作者表达的是“意”,从选题立意到构图布局,着手裁剪,一幅作品中既融入了人生阅历,也体现了艺术思想。
现在重点是剪纸教学和挖掘收藏,文化遗产传习示范点里,有来自各行各业的十几名个爱好者来学习,他经常把这些年搜寻的珍贵剪纸作品与大家分享,共同探讨技法。
传统剪纸人才凋零,剪纸教学须有教无类,他给小学生们讲技巧、为中学生普及基础、跟大学生谈文化并旁征博引一些图案背后的时代背景,孩子们都很喜欢。
杜军护说,保留民族基因,是作为非遗传承者应担当的使命,给子孙后代留下东西,是他的责任。(B)(12)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刘少怀)去年以来,兴平市聚焦法治政府建设目标任务,多措并举,抓实各项工作,积极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为兴平高质量发...
兴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兴平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