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说“斋马清风”

咸阳日报 2022-02-16 08:37 大字

姚平

人们用成语“斋马清风”赞扬官吏两袖清风,一尘不染。

据《后唐书·冯元淑传》载,唐朝武则天时期,有一个人叫冯元淑,在分别任清漳(今河北省广平县东北清漳)、浚仪(今河南省开封市境内)县令期间,爱民如子,为官清廉,政绩突出,被当地老百姓敬若神明。

证圣年,即公元695年春天,他奉朝廷之命转任始平(今咸阳兴平市东南)县令。他这次赴任,与以前赴任一样,都是单人独骑,从不把妻子儿女带在身边。他骑的马,午后就不再喂草料了。人们问他这是为什么?他回答说:“这是让马吃一顿饭。节省下来的俸禄,一部分用来作为办公的费用,一部分赐给那些缺衣少食的贫寒人家。”他下乡检查工作、了解民情,一般都是单人独骑,不带随从,常被一些乡村干部误认为是“讨水喝的路过者”。此外,他下乡自带喂马的草料和水,从不给乡村增加负担。有人讥笑他这样做是为了沽名钓誉。冯元淑说:“这不是沽名钓誉,而是我的本性。我这样做,从不觉得清苦。”

“名高不用镌顽石,路上行人口是碑。”神龙年间,即公元705年秋天,唐中宗李显下发诏书慰问和勉励冯元淑,并让史官组织力量搜集整理他的事迹,以教育文武百官以及地方官吏清廉为官,爱民如子。

公元712年冬天,冯元淑卒于祠部(古代官署名)郎中(古代官名)的职位上。消息传开后,始平县的老百姓自发设立香案供桌,悼念、缅怀他们的老县令。成语“斋马清风”就是从这个典故来的。 (B)⑤

新闻推荐

乡村面貌大改善 群众生活更惬意

本报记者李石双向六车道经过村口,水泥路铺到地头,基础设施完善引来“金凤凰”;家家门前花坛内栽满绿植,村内环境卫生整治效果...

兴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兴平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