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选:用泥塑表达对冬奥会的美好祝愿

咸阳日报 2022-02-12 07:26 大字

图为杨选创作时的情景。(B)⑦

本报记者 李石 文/图

活泼可爱的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英姿飒爽的奥运冠军谷爱凌,不起眼的土泥巴经他手,变成了栩栩如生的艺术品。

今年40岁的杨选是兴平市西吴街道北马村村民,作为民间艺人,他酷爱泥塑艺术。2月11日,随着北京冬奥会如火如荼进行,他也完成了冬奥会相关的第二件艺术品——吉祥物“冰墩墩”的制作。

简陋的工作室外,一片竹林边堆放着准备加工的泥巴、陶土炼泥机、手推车等工具,室内摆放着董明珠、马云、汉武大帝等已经制作完成的古今中外名人塑像。

“小时候喜欢玩泥巴,曾在兴平文化馆学习绘画,起初利用农闲时动手捏个小塑像,后来不知不觉间爱上了这门艺术。”杨选说,初中毕业后没有再念书,开始跟邻村的民间艺人学习泥塑手艺,通过互联网和图书学习了西安美院的课程,2003年—2010年,杨选在西安一家外贸工艺品公司从事样品开发工作。2011年,他在西安一家雕塑博物馆上班,真正开始了独立创作,完成大秦帝国的人物模型塑像,并在台北展出;他还是央视10套《探索发现》栏目《帝陵》节目人物实景制作的主创人员。“截至目前,我已经完成了千余件作品。”说到此,他一脸自豪。

从闷泥、炼泥、醒泥到焊接结构支架、雕刻泥塑,为完成这两件“冬奥”艺术品,杨选用了两天时间。

“泥巴太软,没有焊接的架子,根本挂不住,此外每次创作前,我都会把照片打印出来仔细观察人物的面部特征。”他说,中西方人物面部差异明显,微笑的面容必须配上精致的牙齿,所以创作比较耗时,一天半才完成了奥运健儿谷爱凌的塑像。

“冰墩墩”制作难度不大,但着色不易,泥巴湿度高,匆忙着色,色泽不均影响美感,他先用吹风机烘干,后用毛笔上色。经过近3小时的精雕细琢,高60厘米宽32厘米,重50公斤的吉祥物终于制作完成。

“奥运健儿为国争光,吉祥物代表国家形象,作为一名雕塑师,希望用自己的特长,表达对国家和奥运健儿的美好祝愿。”杨选说。(B)⑦

新闻推荐

乡村面貌大改善 群众生活更惬意

本报记者李石双向六车道经过村口,水泥路铺到地头,基础设施完善引来“金凤凰”;家家门前花坛内栽满绿植,村内环境卫生整治效果...

兴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兴平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