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春树黄山宫 唐代王维《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赏析
余恕诚
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
〔唐〕王维
渭水自萦秦塞曲,黄山旧绕汉宫斜。
銮舆迥出千门柳,阁道回看上苑花。
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树万人家。
为乘阳气行时令,不是宸游玩物华。
这是一首应制诗。诗题中的蓬莱宫,即唐大明宫。开元二十三(735年),从大明宫经兴庆宫,一直到城东南的风景区曲江,筑阁道相通,帝王后妃可以由阁道直达曲江。王维的这首七律,就是唐玄宗由阁道出游时在雨中春望赋诗的一首应和作。所谓“应制”诗,指应皇帝之命而作。当时以同样题目写诗的,还有不少人,可以说是由唐玄宗发起的一次比较热闹的赛诗活动。
王维的诗发挥了他作为一个画家善于取景布局的特长,紧紧扣住题目中的“望”字去写,写得集中,勾勒出了一幅完整的画面。“渭水自萦秦塞曲,黄山旧绕汉宫斜。”诗一开头就写出由阁道中向西北眺望所见的景象,首句写渭水曲折地流经秦地;次句说渭水边的黄山盘旋在汉代黄山宫脚下。渭水、黄山和秦塞、汉宫,作为长安的陪衬和背景出现,不仅显得开阔,而且因为有“秦”“汉”这样的词语,还增强了时空感。黄山即黄麓山,在今兴平市。扬雄《羽毛猎赋》中说上林苑“北绕黄山,濒渭以东,周袤数百里。”说的也是黄麓山,汉时谓之北芒岩。黄山宫位于今天的兴平市马嵬街道正北约1公里处,东距兴平市13公里,西距贵妃墓2公里,地势北高南低,为西汉早期道教圣地。据《汉书·地理志》记载,“槐里县,有黄山宫,孝惠二年起。”
诗人驰骋笔力,描绘出广阔的大背景之后,开始回笔写春望中的人:“銮舆迥出千门柳,阁道回看上苑花。”因为阁道架设在空中,所以阁道上的皇帝车驾,也就高出了宫门柳树之上。诗人是回看宫苑和长安。这里用一个“花”字渲染繁盛气氛,“花”和“柳”又点出了春天。
“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树万人家。”这两句仍然是回看中的景象。经过三四两句回旋,到这里再出现,给人一种高峰突起的感觉。云雾低回缭绕,盘亘在广阔的长安城上,云雾中托出一对高耸的凤阙,像是凌空飞起。在茫茫的春雨中,参差十万人家,雨中春树郁郁青青,这是一幅立体的《春雨长安图》。由于云遮雾绕,其他的建筑在视野内模糊了,只有凤阙更显突出,具有飞动感。在雨帘的背景下,远处的黄山和黄山宫,近处的春树、人家和凤阙,相互映衬,更显出帝城的阔大、壮观和昌盛。这两句不仅把诗题的“雨中春望”写足了,也表明了这个春天风调雨顺,为过渡到下文作了铺垫。
“为乘阳气行时令,不是宸游重物华。”古代按季节规定关于农事的政令叫时令。这句的意思是说,这次天子出游,本是因为阳气畅达,顺天道而行时令,并非为了赏玩景物。这是一种所谓寓规于颂,把皇帝的春游,夸饰成顺天道之举。古代应制诗,大多是歌功颂德之词。王维这首诗也不例外,但其艺术性很高,王维善于抓住眼前的实际景物进行渲染。比如用春天作为背景,让帝城自然地染上一层春色;用雨中云雾缭绕来表现氤氲祥瑞的气氛,这些都显得真切而自然。这是因为王维兼有诗人和画家之长,在选取、再现帝城长安景物的时候,构图上既显得阔大美好,又足以传达处于兴盛时期帝都长安的风貌。透过诗塑造的饱满而又飞动的艺术形象,我们可以窥见八世纪中期唐帝国的繁华,诗人为那个比较兴盛的时代留下了一曲颂歌。 (B)(13)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赵鹏)兴平市“槐花书院”以文化为依托,专注传承民俗文化。该书院组建了兴平民俗趣闻微信公众号,让文学爱好者有天...
兴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兴平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