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肯长的“葫芦娃”情结

西北信息报 2021-01-06 00:44 大字

在兴平市庄头镇仪空村,有一位73岁的老人,60多年热爱剪纸和“葫芦娃”雕刻艺术,不仅丰富了老人的生活,而且为乡亲们带来了欢乐。

葫芦在我国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音近“福、禄”,在我国传统文化中都被奉为吉祥之物,古代葫芦是用来装酒的器具,为了美观,在葫芦外面雕刻上各种图案,后来逐渐演变成民间工艺品。在杨肯长的家里,摆满了“葫芦娃”,一个个雕刻吉祥文字和图案的葫芦艺术品吸引着记者的目光,戏曲脸谱形态各异,人物栩栩如生,花草色彩斑斓。说起葫芦绘画雕刻,杨肯长如数家珍的给记者介绍制作过程。葫芦成熟以后,用刀子把葫芦表面的皮刮掉,最好是阴干,然后用砂纸把它打磨打光,打光以后如果葫芦是老一点的,就不用上颜色。因为它发红色。如果你想画什么,底色或染成白色的,米黄色的、浅蓝的、淡绿的,然后可以在上面或画人、或画花、或写字。

杨肯长说,他从小受婆婆的熏陶,对剪纸、绘画特别感兴趣,在葫芦上面绘画雕刻,还是近几年才开始的,迷上“葫芦娃”之后,便一发不可收拾,左邻右舍的乡亲们经常到他家里欣赏,给了他很大的勇气。杨肯长是一个爱动脑筋的人,平时除了作务家里的7亩地,闲暇之余就是剪纸、绘画,泥塑、雕刻、做“葫芦娃”。在乡亲们的眼中,他是一位画匠,也是一位能人。做雕刻,没有工具,他自己动手做,没有绘画基础,他平时就注意观察和模仿。他的剪纸作品从上世纪60年代就在报纸上发表,剪的《祖国万岁》《植树造林》《只生一个好》《人民教师》《巨龙腾飞》《邻里和睦》《尊老爱幼》和10米长卷《梁山108将》多次参加展览并获得好评,也深受乡亲们的喜爱。仪空村村民赵敏说,杨肯长刻的这画,比我女人手都巧,雕刻的这葫芦,邻居隔壁的人经常都在这里观看,这既丰富了我们农村单调的生活,也吸引了我们农村更多的人,值得大家来观看学习。

“现在经济发达了,老百姓需要新文化。目的就是把附近爱好剪纸的人带动起来,让大家有一个文化的享受。”杨肯长说。通讯员 杨刚 宋一峦

新闻推荐

兴平两单位成为咸阳市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

本报讯(代瑞玲)近日,咸阳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咸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咸阳市财政局公布了2019-2020年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

兴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兴平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