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成为撬动兴平发展新动能
本报记者 张蓉
“骑车在槐里西路,马路宽阔干净、车流有序守规,路旁的电线杆整整齐齐,天上的蓝天白云相映,呼吸着新鲜空气,心情舒畅得就想吼秦腔。”凉风习习的夏日,居住在兴平的赵文慧,眼瞅着坑坑洼洼、东拐西弯几十年的槐里西路实现美丽“变身”,不由感慨万千。
槐里西路是兴平市累计投资65亿元建成的60多项重点工程之一。兴平将新增财力80%用于民生,聚焦民生八大支出、城市基础设施、生态环保治理、乡村振兴战略等重点领域。今年1-6月份,兴平市地方财政支出16.94亿元,其中教育、科技文化、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节能环保等“八大类”支出14.86亿元,占财政支出比重达87.7%。
环境美了、日子殷实了、民生保障更贴心、社会更和谐稳定,生活在这片热土上的62万父老乡亲的幸福指数不断提升,而这一切改变都离不开兴平一方财政的有力保障。
为政之道,民生为本,财政先行。兴平政府把保民生、保重点、保底线作为财政支出的重中之重,兴平市财政局一班人也在思考,如何能不断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着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确保好钢用在刀刃上、集中财力办大事?可是“做大蛋糕难、预算平衡难、支出管理难、风险防控难”是摆在当地财政人面前的一道难题。
为此,兴平市财政局坚持改革与发展并行,开源与节流并重,管理与监督并举,主动作为分析研判,建机制、提绩效、强监管,推进预算改革,以高效聚财理财为总揽,注重向改革要红利、向管理要效益,强化财源管控,优化支出结构,规范财政管理,细化财政监督,切准经济发展大势,顺势而为蓄势奋进,通过财政杠杆的引导和撬动为地方发展创造新动能。
预算先行“起跑线”上下功夫
作为财政工作的“起跑线”,预算编制的重要性显而易见。
兴平市财政局把深化改革作为提升财政预算科学化、精细化、法治化的突破口,精心做好预算编制和执行工作,确保实现“收入一个笼子、预算一个盘子、支出一个口子”,形成了由财政部门牵头组织、各部门为责任主体的全口径预算编制体系,(下转A2版)
新闻推荐
本报讯(李佳昕记者宋超)7月18日,兴平市青少年活动中心组织18名建档立卡贫困学生来到茂陵博物馆,开展了主题为“圆梦蒲公英”...
兴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兴平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