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克隆苗木”让群众共享农业科技新成果
肖宝祥(中)看到“克隆苗木”吊干杏长势良好,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本报记者杨小玲摄
本报记者杨小玲通讯员李江
10余年来,在兴平市南位镇,70后女强人胡小军和年过花甲的国家级农业专家肖宝祥,共同带领一支草根创业团队,奋战在苗木组培繁育实验室。在经历多次挫折失败、反复实验攻关后,他们培育出了咸阳本土的“克隆苗木”。
如今,这些“克隆苗木”已从实验室成功移栽进省内外的设施大棚、田间地头和荒山荒坡上。耐旱、耐寒、抗瘠薄的高质量“克隆苗木”2年结果,3年成林,这既绿化了荒山,也为群众带来了致富新希望。
这个草根创业团队,就是咸阳秦耀园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秦耀园艺)。
“石头山”上结硕果
初夏时节,永寿县店头镇樊家河村的马鞍山上一片生机盎然,吊干杏树枝繁叶茂,果实累累。这座被人们戏称为“年年种树不见树,岁岁造林不见林”的荒山,终于披上了绿装。
马鞍山地处渭北旱腰带上,长年干旱少雨,山高坡陡,石头多,植树造林难度大,成活率低。这些年,在山下开办农家乐的樊利红看着这座荒山心里非常着急。之前,樊利红也带领大家植了很多树,但只救活了一棵。这次,他尝试着选用了秦耀园艺提供的新品种“克隆苗木”,竟意外地获得了成功。
这种“克隆苗木”是专门针对土层薄、石头多、干旱少雨等条件培育的新品种苗木之一。“克隆的苗子就是好,不仅枝叶没有病虫害,根系还发达,易成活,价格也不高。马鞍山这个‘石头山’终于旧貌换新颜了。”樊利红乐呵呵地说。
充满艰辛的创业之路
2003年,下海多年的胡小军回到老家兴平市成立了秦耀园艺。她先从种桃树、种杏树开始,但4年时间赔进去40多万元。于是,胡小军拜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农业专家肖宝祥为师。时任省果树良种苗木繁育中心主任的肖宝祥建议她改种樱桃。
2008年,胡小军投资10多万元,在兴平市南位镇道常村流转土地,栽种了160亩露天樱桃。3年后,樱桃喜获丰收,年收入15万多元。这时,肖宝祥鼓动胡小军带头建设设施大棚,种植了新布鲁克斯和新红灯两个樱桃品种。这批樱桃施的全是有机肥,每棵树上的果实数量严格控制,成熟后粒大味甜。当年春节刚过,尽管每公斤樱桃价格高达520元,依然被闻讯而来的顾客抢购一空,两座大棚净赚50多万元。
高兴之余,胡小军想把樱桃产量再提高、销售季节再延长,已被聘为秦耀园艺技术总监的肖宝祥也决心尝试一下。一个由肖宝祥牵头的科技创新团队很快成立了。2012年,他们建立起苗木组培繁育实验室,并吸纳附近的村民加入这个科技创新团队。刚开始,大家一腔热情,但由于缺乏相关知识,技术也不成熟,失败接二连三。
困难并没有击垮众人的信心。历经多次挫折后,在肖宝祥的带领下,他们破解了大棚樱桃种植难题,樱桃销售期也由过去的20多天延长到现在的近100天。目前,秦耀园艺的大樱桃不仅在咸阳当地销售火爆,还被引进到云南、河北等9省13个县区进行种植,种植面积超过10万亩,云南和安徽还实现了种植樱桃“零的突破”。秦耀园艺也被命名为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
永不停息的探索之路
荣誉面前,胡小军没有陶醉,而是加快其他水果新品种的引进和试种。
2009年,肖宝祥在新疆看见树上吊满了干杏,当地人称作“树上干杏”。这种干杏生长时就可食用,成熟后吊在树上可自然成脯。肖宝祥把新疆和陕西关中的自然条件对比后,与胡小军商议当即决定引进,选定了秦耀园艺在内的3个点试种。最终,这种通过工厂化组培繁育适合陕西生长的“克隆苗木”问世,被命名为秦耀干杏。秦耀园艺还在肖宝祥的带领下引进了“秋福”和“美国22号”树莓,同样大获成功。
据了解,秦耀园艺近年来引进的果树新品种达5类20多种。目前,秦耀园艺引进的适合关中平原生长的早熟苹果品种即将投向市场。他们还将发展盆景苹果树,将果园搬到城市,让更多的人分享农业科技新成果。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于忠虎吕聪)捡到尾号888“豹子号”车牌,李某某没想着怎么还失主,而是异想天开,挂到自己车上充面子,不过这没逃...
兴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兴平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