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过咸阳的大驿道

咸阳日报 2019-03-27 10:55 大字

□唐群 王永飞

唐朝时期,随着农业、手工业的不断发展和唐帝国的日益强盛,咸阳的交通空前发达。

汉代的丝绸之路主要为“长安——陇关道”和“长安——萧关道”。前者由丰(沣)渭交汇处的便桥渡渭西行,经咸阳的槐里县(今兴平市东南南佐村)、邰县(今杨陵区永安村南)、沿雍县(今凤翔县南)、汧县(今陇县)逾陇关(今甘肃省陇西县),通向西域;后者由长安城北的横桥渡渭西行,经渭城县(今渭城区东北)沿渭水西南行,至细柳(今秦都区西),北上经平陵、茂陵二邑(两邑间有广阔的陵道相通),由好畤县(今乾县东)、漆县(今彬州市)至萧关(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东南),通向西域。

唐代丝绸之路虽然主要仍为两条,但路线发生了明显变化。其“常州——陇州道”称为南道,由长安开远门西行过西渭桥(又名咸阳桥),经温泉驿(今秦都区西),始平县(今兴平市)、马嵬驿(今兴平市西马嵬镇)、武功县(今武功县西北武功镇)至凤翔府(今凤翔县),西北过安戎关(今陇县西北),达于凉州(今甘肃省武威县);其“长安——邠州道”称为北道,由咸阳折西北行,经醴泉驿(今礼泉县叱干镇)、永寿县(今永寿县西北)、邠州(今彬州市)、宜禄县(今长武县东南)、长武城(今长武县西北泾河南岸),西北过萧关,达于凉州。

当时泾阳县(今泾阳县)、云阳县(今泾阳县西北云阳镇)及三原县(今三原县东北三十里)虽不在丝绸之路主干道上,却处于长安通向“三受降城(亦称河外三城,初以接受匈奴贵族投降而建)”的驿路上。

由于咸阳大部县治处于丝绸之路和重要驿路的干道上,因而商业发展受到积极的影响。当时沿丝绸之路和重要驿路干道旁,分布着许多商铺、手工业作坊和旅店,一般的日用品、食品都可以在沿途就近购买。

随着对外贸易的发展,经常有一批又一批的远道商人往返咸阳。后来,在咸阳不止一次出土东罗马货币,这说明当时咸阳同西域有着密切的贸易关系。 (B)(13)

新闻推荐

兴平:徐徐展开美丽乡村画卷

本报记者梁高强从过去“道路坑坑洼洼,尘土满天飞扬,垃圾随处乱扔,污水恶臭横流”,到如今“道路宽敞整洁,家家门口有垃圾桶”“...

兴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兴平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