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商原点周刊 去年以来抗癌药物、新特药物大幅降价 但近期部分常用药价格攀升,慢性病患者喊贵 华商报记者实地走访西安城六区26家药店 部分常用药涨价背后的冷思考
>>市场情况
有的常用药涨幅超50%,几元、十几元的药越来越少
>>原因分析
原材料上涨、药品规格变化、综合成本上涨
>>专家观点
药价控制不能“按下葫芦浮起瓢”
药品是人们治病的必需品,药品涨价往往牵动患者的神经。近期,华商报记者接到不少读者关于“常用药价格大幅攀升”的反映,记者走访多地药店,发现一些常用药、慢性病药价格确实“涨势惊人”。哪些原因导致药价上扬?今后走势如何……华商报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读者反映
不少常用药涨价
有的涨幅一个月超50%
金水宝胶囊涨幅超50%
患者称老药“换马甲”涨价
家住西安市翠华路附近的杨先生今年70岁,是一位老糖尿病患者,同时还有肾病、高血压等疾病,吃金水宝胶囊近两年时间。
“1月份买药时还是38元,2月份就成了68元。”杨先生说,“金水宝是常用药,这次趁着换包装大幅涨价,就是换个“马甲”。”他告诉记者,两次买的药都是同一个厂家、同一家药店。厂家换了新包装,以前是63粒,现在是72粒,多了9粒药,价格几乎翻了一番。
因为这个药涨幅比较高,杨先生觉得很诧异,又跑了附近几个药店,发现都是新包装,有66元的,还有一家药店搞活动是58元。杨先生如获至宝,一下子买了10盒。
杨先生算了一下,之前63粒38元,平均每粒约0.6元,如今72粒68元,平均每粒约0.94元,单粒药上涨0.34元,涨幅超过50%。他每天吃3次,每次3粒,一天共9粒,新包装一盒吃8天,较之前,一个月购买金水宝的费用多了近百元。
“同时吃四五种药,这种药涨得最厉害。”杨先生说。
2月22日,华商报记者在小南门附近走访了两家药店,金水宝售价一家是68元,另一家会员价是66.6元。一家药店的销售人员说,这个药早都涨价了,现在基本都是新包装。记者询问为什么涨价,销售人员说该药从处方药划归到非处方药了,可能审批各方面都不一样,而且听说增加了一些成分。
同一款降压药
去年买13.6元今年29
78岁的张先生家住兴平市,他也反映自己常吃的药品涨价了。张先生说,自己血压高,一直吃省内一家药企生产的硝苯地平缓释片(Ⅰ)降压。但最近去购买时,发现这个药涨价了,而且涨了不少。
“过年前买1盒60片29元,2018年7月购买是13.6元,包装剂量、厂家都一样。”张先生说,这个药他吃了四五年了,但最近的涨幅让人有些难以承受,一下子涨了一半多。幸好一盒能吃一个月,算下来每个月得多花十几元。
张先生也认为一些大众常用的药品涨价比较频繁,希望能基本保持稳定。“以前吃进口的降糖药,因为嫌贵,现在都换成国产的了,涨上几元钱还觉得罢了,一涨就一半就觉得很奇怪,接受不了。”
记者近日走访多家药店询问该款降压药,发现很多药店缺货。记者随后网上查询显示,该药也换了新包装,网报价格为25元。
降脂药降糖药都涨价
老太悄悄减药量
家住西安兴善寺西街的黎老太有糖尿病和冠心病,心脏做了支架,每天几乎要服用十来种药品,她发现,最近心脑血管药品涨价很厉害。
黎老太说,由于血脂高,医生让吃进口的立普妥阿托伐他汀钙片,她一直在朱雀路上一家药店买药,以前是52元一盒,去年12月开始涨到57.5元,降糖药拜糖平以前50元一盒,最近刚买的是64元一盒。
“小区里的老年人都反映最近药品涨价严重,希望能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黎老太说,随着年龄越来越大,毛病越来越多,现在不吃药就无法维持身体,可眼看着药品越来越贵,连以前最便宜的阿司匹林肠溶片都从几元上涨到了十几元一盒,还有一些药动辄五六十元一盒甚至上百元一盒,一会儿是换包装了,一会儿是产品升级了,涨价的原因五花八门。实在是没办法,有时自己就悄悄地调整药量省着吃。
记者调查
记者走访26家药店 市民叹低价药难觅
近日,根据市民反映,华商报记者挑选了9种常用药品,走访了西安市城六区26家药店,了解价格详情,这些药店所在地包括龙首村、凤城二路、西大街、红庙坡、丈八北路、边家村、新民街、金花北路、纺织城东街等(详情见左图)。
“买药的时候,我也发现低价药不好找,几元、十几元的药越来越少了。”家住高新路的王女士说,平时一家三口在药品消费方面并不多,就是偶尔头疼脑热吃点药,平均下来一个月也就几十元。但她也觉得现在药品普遍比较贵,比如眼药水,几元的几乎没有,基本都在10元以上,大部分都是三四十元的,还有皮肤用药,也多在20元以上。
西大街一家药店的销售员刘女士告诉记者,常用药品价格是放开的,确实有一些药品出现了上涨,药品厂家最常见的理由是更换包装、规格,有的是换大包装了,顺势涨价,还有一些药品为了消减涨价带来的市场反应,会减少剂量,原本5天的量减为3天,价格基本不变,实际价格是上涨的。但有些厂家和药店会有促销活动、买赠活动,比如买五送一等,算起来也有点优惠。
市场观察
新药特药降价明显 不断纳入医保范围
老百姓大药房陕西分公司新特药部部长杜斌介绍,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一些进口药、专利药不断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国家各级谈判推动了这些药品大幅降价。从整体看,新药特药价格的降幅远远超过一些常用药上涨的幅度。
以肺癌的靶向药物泰瑞沙来说,其化学名为甲磺酸奥希替尼片,外企阿斯利康公司生产,80毫克30片装原价5.1万元,现价1.53万元,降价3.57万元,是1个月的量。正大天晴公司生产的抗癌新药盐酸安罗替尼胶囊,12毫克7粒,原价6200元,现价3409元。
2月22日,老百姓大药房北大街店二楼新特药服务中心,80岁的韩女士为老伴买药,她购买的是福可维,即正大天晴公司生产的盐酸安罗替尼胶囊。“降价了才吃得起,已经吃了一个月了,再买一个月的量。”韩女士说,老伴是肺癌,医生推荐吃这个药,但之前6200元,还不能报销,一个月3盒,算下来一年20多万元,根本吃不起。现在不仅单价降了,还能医保报销70%,算下来每盒1000多元,一年支出3万余元,容易接受。
据介绍,作为西安市5家特药医保定点药房之一,老百姓大药房北大街店目前可以实现医保目录中超70%特药的实时报销,随后还将逐步扩大药品范围。患者经定点医院审批后,持医师出具的审批单即可到定点药房购药,直接支付30%的费用即可,其余70%医保报销。
市场监测
低价药短缺药涨价明显
2015年6月1日起,我国绝大部分药品取消政府定价,药品实际交易价格主要由市场竞争形成。陕西省物价局监测显示,从2015年7月到2016年7月,低价药价格普遍上涨,个别品种涨幅较大,呈连续上涨趋势。独家品种、进口药价格波动幅度相对较小,总体药品价格波动幅度在合理范围内。到2017年4月,药店涨跌互现,涨多降少,涨价幅度大于降价幅度。遗憾的是,并未查到2018年权威数据。
物价部门人士分析认为,国家放开药品价格,药店药品销售价格主要是药品进价加上销售利润,其价格随进货价格而变动。药品进价定价权主要集中在医药批发商及药品生产厂家。一是国家对药品流通环节监管力度加大,两票制的推行,要求必须开具正式票据,防止偷税漏税,故药品批发企业成本增加,引起部分药品价格上涨。二是部分知名品牌药品出于品牌保护,放开价格后提高出厂价。三是极个别低价药品,由于供求关系导致出厂价格上涨。价格上涨且涨价幅度较大的主要是低价药、短缺药、急救药和血液制品等,这部分药品价格的上涨,促进了低价药、短缺药、血液制品等生产企业的正常生产,保证了市场供应。
相关建议
应建立药价监测预警机制
物价部门建议,确定药品价格监测目录,尤其是群众常用药品,建立药品价格监测预 警机制。加强药品市场价格巡查,加大价格监督检查和反垄断执法力度,严厉查处扰乱药品市场价格秩序的违法行为。对性质恶劣、情节严重的典型案件,要依法从严处罚。
记者了解到,以前药品监测职能设在物价局。省物价局工作人员表示,由于机构改革,去年底开始,该部分职能移交至医保局。一家药店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以前会定期向物价局申报在售药品价格,目前尚未接到医保局方面的通知。本组稿件由华商报记者 李琳 实习生 毕少凤 张亚亚 周万万 采写
新闻推荐
本报讯今年以来,兴平市围绕新能源汽车、电子产业、高端装备制造、重大基础设施等国家政策动态,全力促进项目落地建设。该市...
兴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兴平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