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文坛藏酒香 与冯萌献老师交往回忆
陈希学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我与冯萌献老师的交往从相识、相聚、交往,算起来也有40个年头了。40年时间跨度虽长,但是我们的交往不需要多么热络的话语来证明友情。
我与冯老师年龄相差18岁,是两代人。虽非深交,但我深知冯老师为人、为文的真诚。他给我印象中的模样是:低调、矜持、勤奋、自律,总以谦逊的姿态待人,总以严谨的态度创作。他就是这样的作家,为心目中伟大的文学而写作,为心目中热爱的故乡而表达。他的一生饱含热情、笔耕不辍、著述甚丰,创作诗词曲赋联5000余首(副),创作小戏7个,大型剧本13本,上演和发表6本,均获省、市级奖项,各类作品被汇入有关书、典达200余种,出版著作《五味斋诗联》《冯萌献诗联选》《可爱的兴平》《丰碑颂》等。透过冯老师这些丰硕的成果,我联想到他本人的生活态度,俨然像一名酿酒师,在故乡文坛上稳扎稳打,五十年如一日,高质量地酿造着文学之酒。我也相信,随着光阴交替,时间越长,酒越香醇。
转眼间,冯老师离开我们近3年了。我思绪万千,漫步于文学之旅。此时风清月正圆,唯有思念在故乡,最是往事暖心房。常常翻阅放在书架上的6卷《冯萌献文集》和他的其他作品,那扑面而来的“酒”香令过往的回忆慢慢又清晰了起来。
还记得1977年夏天,兴平县文化馆举办“革命故事创作学习班”,一个公社选一个人参加。我当时在兴平县槐巷小学任教,城关镇选派了我。开班仪式上,台上坐了四五个人,其中就有冯萌献老师。这是我第一次见到冯老师,知道他是一位作家、诗人。这次见面彼此之间虽没有交流,但这段微小而丰富的时光,使我对冯老师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也让我对文学写作产生深深的向往,是我向文学殿堂飞翔的内在动力。
真正与冯老师相识是到了20世纪80年代初,我担任咸阳市第一届政协常委,冯老师是县政协委员和文史委员会的主任。这样,在一段时间内我们常常见面聊天。我像一个孩子一样对他打心眼里敬重,他则以一个长者的身份对我给予无私的关爱。现在回想起来,那每一次相遇、每一次交流,都有许多充满温情的时光,都有许多值得回忆的文人雅事。
1986年国庆节后,我从学校调到团省委工作。这样,就和冯老师分别了近20年。直到2010年的夏天,兴平市作协主席张县伦带着几位兴平籍的青年文学爱好者来到杂志社拜访我。谈话间,说起冯老师,也激起了我对冯老师的想念之情。过了不久,我专程回兴平拜访了冯老师。这时的他,已是一位满头白发、清瘦的七旬老人。这次见面,我向他送了我的《人生卷首语》和《编海心声》等几本拙作,他也向我回赠了他刚出版的长篇小说《五陵原》。这次交谈中,我们谈论诗词曲赋,特别提到他撰写的《兴平赋》。我了解到,《兴平赋》是冯老师诗词曲赋的经典之作,经过反复修改、精雕细琢,五易其稿,整篇浸透着他对兴平故土的一往情深,浸透着他辛勤耕耘的心血汗水,浸透着他精益求精的治学精神。现在,《兴平赋》这一绝佳的赋文刻制的诗碑,巍然屹立在家乡的公园。
真正与冯老师相交,是在他离世的前两年。当我得知《冯萌献文集》出版的喜讯,心中为之一动,决定回兴平登门道贺。2014年6月的一天,我在朋友张铁柱的陪同下,再次拜访了冯老师。一见面,我首先询问了冯老师的身体情况,并祝贺他的文集出版。他用沙哑的嗓音一连发出了几声“谢谢!”然后转身去书房拿来了《冯萌献文集》,抱着厚厚的6本递给我。我急忙接过,向他深深地鞠了一躬,表示谢意。接着我们一起谈诗谈文,叙过去,说现实。这次的谈话,让我看到了冯老师对文学的热爱、对书的珍重以及对家乡故土的虔敬之心。
一来二去,我与冯老师的交往频繁起来。当然,交流多了,彼此间也就更加了解。没想到,冯老师在百忙之中抱病写了篇文章《痴人陈希学》,记叙了我们之间的交往和我成长的经历。当我读到发表在《秦风》杂志上的这篇文章时,内心充满了感激之情。
最后一次去探望冯老师,是2015年夏末。这次拜访没过几个月,张铁柱打电话说,冯老师去世了。“荒草茫茫,白杨潇潇,璀璨的流星划破了漆黑夜空;巍巍莽原,悠悠渭水,无尽的哀痛笼罩着槐香故土。”我怀着悲痛的心情,来到冯老师的灵前沉痛哀悼。哀乐悲咽,寒泪浸霜,一股悲痛与怀念之情盈满了我的心头。冯老师一生用文学勇于担当,用创作扛起信念,用责任和热情迎接美好。“热爱人生而超然物外,洞达世情而不染一尘。”他平生保持一颗平常与乐观的心,他明白了青春的心境才是生命中一道不变的风景,他学会了在困境中点一盏希望之灯,他懂得了淡泊才能明志、宁静才能致远。
新闻推荐
本报通讯员许建刚记者肖晓良兴平市立足创建省级森林城市的战略定位,多措并举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加快实施林业重点工程建设,着...
兴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兴平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