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的渡口

咸阳日报 2020-04-01 17:09 大字

任耀博

咸阳南邻渭河,在渭河沿岸有着众多的渡口,其中最为知名的就是咸阳古渡。坐落于渭河沿岸的咸阳渡口自古以来在关中地区的对外交通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咸阳渡口约在秦汉时期形成,位置在当时的咸阳县城东南。由于渭水河床曾多次改道北移及桥渡交替而设,渡口的位置多有变动。咸阳渡口,一度非常繁荣和喧闹,县志记载“通陇通蜀,过客众多,欸乃之声彻夜不息。”咸阳曾有渡口七处,分别是:咸阳古渡、安刘渡、中桥渡、庵阳渡、两寺渡、西闾渡、仇里渡。在新中国成立前夕,仅剩五处。后来随着城市基础建设的发展,渭河上架起了多座桥梁,咸阳古渡繁华落尽。“长天一色渡中流,如雪芦花载满舟。江上丈人何处去?烟波依旧汉时秋。”这样的美景,今人只能通过古人的诗句来感受和想象了。

除了咸阳古渡外,渭河沿岸、咸阳境内的其他渡口也遵循相似的发展轨迹,它们既经历了繁华,也承受了落寞,见证了渭河流域的历史变迁。

据《兴平县志》记载,从明末清初到民国年间,兴平共有八处渡口,分别是田阜村渡口、东杨村渡口、张寨渡口、清化坊渡口、吴耳村渡口、龙过村渡口、建坊渡口、胡浃桥渡口。兴平的各处渡口也是连接南北、畅通东西的重要交通枢纽,主要是沿河从山西、河南等地运回食盐、煤炭、铁制日用品等,“逆水由晋豫运入,逆水日行40里,多以人力牵拉”。同时,也通过渭河渡口转运出终南山的木材、竹子等。至近代,兴平的渡口仍旧较为繁华,周至、户县等地的特产要经兴平渡口转运至火车站,销往各地。

民国时期,武功县“沿渭河渡口有桥寨、梅花寺、永安村三处”。武功县渡口的发展轨迹和兴平较为相似,当时渭河沿岸的桥不多,因此南北往来仍依赖渡口的船只摆渡。

历史上咸阳各地渡口主要用来运输货物,为人们逢场赶集、探亲访友提供交通保障。后来,随着桥梁建设的兴建,渡口的运输功能逐渐减弱。现在仅存的几处渡口及近些年兴建的新渡口,就以旅游观光休闲为主。(B)(13)

新闻推荐

咸阳:入境分流全程闭环 已安全分流入境人数95人

本报讯(聂永社记者李桦)当前是疫情防控关键时期,为了严防疫情境外输入,根据陕西省疫情指挥部规定,所有中外人员,在进入陕西之日...

武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武功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