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功车站的变迁

咸阳日报 2019-03-13 08:48 大字

□陈爱国

武功车站原叫普集镇火车站,是陇海铁路通车时建立的,1982年5月1日,更名为武功车站。

1936年底普集镇车站刚建成时,武功县中东部一带,包括南至周至、北到乾县的人们,出远门都要到距离最近的这个车站来坐火车。来往的旅客多了,普集镇也就有了旅社、饭店、茶馆和商铺,候车室外的小街道也日渐热闹繁华。解放后,普集镇成了武功县一个重要的集镇。1961年8月,县政府迁到普集镇屈家村东,普集镇就变成武功县城所在地,普集镇车站发展的速度也更快了。1972年9月,渭河大桥建成,其后,随着周乾公路通车,乾县、武功、周至南北交通连成一线,普集镇车站成为一个重要的客流集散地。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开始,普集镇车站客货运输进入鼎盛期。那时的车站广场上人流如织,广场边上有卖面皮的、烧醪糟鸡蛋的、卖蒸馍麻花豆腐脑的,南来北往的旅客在此用餐,把摊位前后围得水泄不通。广场路北的“青年路”是一条小巷,小巷里有饭馆,供应蘸水面、旗花面、炒菜米饭、牛羊肉泡馍、杂碎肉及各种特色小吃,生意兴隆。

随着公路交通条件的改善,普集镇车站货运量大幅增加,武功县及附近几个县的粮食、木材、化肥和工业产品及其他的生产生活资料,就都集中到普集镇车站,通过铁路来运输。国家调拨给各县的生产生活统配煤,也在此集中。为此,车站在道北西头建设了一条专用卸煤线。一些县还在这里设立了煤炭转运站,站东头还修建了一条木材专用线。到夏秋季节,当地出产的西瓜通过铁路运出,南方的广柑和橘子也坐着火车来到此地。每年春节前,一车车的日用百货和节日供应品从外地运过来,满载着优质小麦和玉米的车皮也从这里运往各地。

货运量大幅增加的同时,普集镇车站的客运也迎来高潮,每天有二十多对客车在此停靠,上下车旅客有一千多人,周至、乾县、永寿和彬县的客流,都被吸引过来,买车票的长队有时会一直排到候车室百米以外。1991年,新建了一座可容纳千人、功能较为齐全的新候车室。那几年客车到站时,站台上万头攒动,每个车门都被挤得密不透风,有的旅客一着急就从窗口爬上车。当年的站台和候车室,给许多人留下了终生难忘的深刻印象:参军入伍的青年在锣鼓声中与亲人惜别,从这里踏上军营之旅;一些人怀揣着入学通知书,在这里登上列车,跨进高校的课堂;一些打工者,从这里起步,闯荡社会,弄潮市场。人们探亲访友、出差旅游从这里坐上火车,最终又回到这里。

普集镇车站有闻名全国的普集烧鸡。大约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普集镇站台上就有人向旅客出售烧鸡。客车一到车站,旅客就会蜂拥而下,在五六辆站台食品售货车前,排队抢购普集烧鸡,由于这烧鸡味道鲜美,价格低廉,有些旅客一买就是好几只,馈赠亲友。一时间普集烧鸡的美名沿着铁路,传遍大江南北。

2003年,铁路提速后,车站停办客运业务。2009年车站又有几趟客车停车,但已没有当年那种热闹的场面。(B)(13)

新闻推荐

曾岚来咸调研治安风险隐患排查化解等工作岳亮一同调研

本报讯3月8日,省公安厅常务副厅长曾岚深入咸阳市武功县、兴平市调研治安风险隐患排查化解等工作。市委书记岳亮一同调研,市...

武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武功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