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功的书院文化
□王若林
武功县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众多,武功的书院文化厚重博大,源远流长。
史书记载,武功最早的书院是1496年12月建成的绿野书院,原址在现在的绿野高中校内。绿野书院由当时的户部尚书李瀚和提学副史杨一清倡议,时任武功知县的宋学通主持筹建,是为了纪念关学鼻祖、大哲学家张载而建的。宋神宗熙宁年间(公元1066年),张载受好友张山甫的邀请,在武功县城南门外的绿野亭讲学数年,从学者众多,关学名声大振。大宋名臣游师雄就是张载的学生,游师雄以关学修身齐家,其文治武功名垂青史,有《绍圣安边册》留世。游师雄有六子,其中五个进士,一个举人。
宋学通筹建绿野书院时,认为当时的绿野亭旧址周围地方狭小、道路崎岖,而绿野亭东侧不远处的葆真庵地方宽阔平坦,于是将绿野书院建在了葆真庵,将葆真庵迁到了绿野亭。
明清以来,绿野书院驰名关中,是中国“八大书院”之一,但因战乱毁坏严重。清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重修绿野书院,建筑格局恢复如初。嘉庆十四年(公元1810年)再修。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第三次维修。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绿野书院添置伙房一座,解决和改善了师生的就餐环境。
回忆绿野书院的兴衰历史,我们不能忘记那些为了绿野书院的建设发展而无私奉献的仁人志士、廉吏乡贤,正是他们的传承和发扬,让绿野书院历经五百年而长盛不衰,绵延至今。现在的绿野高中,就是在绿野书院的遗址上修建的。今天,乾隆十五年所立的“横渠张先生讲学处”古碑,虽有破损,依然保留了下来,成为那段文化盛事的厚重履痕,引发后人的不尽怀想。
武功古代的书院,除绿野书院外,还有有邰书院、东里书院和酉麓书院。有邰书院始建于清康熙五十七年(公元1718年),由时任提学史觉罗逢泰和知县刘铨捐俸修建,与绿野书院并存,成为县内和周边学子学习知识、求取功名的文化殿堂。雍正年间增修,扩大了规模,改善了环境;乾隆八年(公元1748年),知县杨毓芳将书院从城隍庙南迁到县署东(大北街路西)。因为杨毓芳字静山,书院遂改名为静山书院。乾隆二十六年(公元1761年),知县玛星阿恢复“有邰书院”旧名。玛星阿曾经邀请“关西夫子”孙景烈校正了康海编修的《武功县志》,重新刊印,并亲自作序,使之最终入选四库全书。嘉庆十四年(公元1809年),武功知县张树勋因重修绿野书院,遂改有邰书院为有邰义学,依然发挥着教书育人的作用,一直到清朝末年。
东里书院位于现在武功镇武塔村,在报本寺塔西侧的小山谷里。其旧址上建有清凉寺,亭台楼阁,雕梁画栋,规模宏大。这里当初叫康家山,一直沿袭至今。康家山与康汝楫有着千丝万缕的历史渊源,康汝楫是康海的先祖,告老还乡后,在城北修了私家花园,叫作东里书院,作为教育子女、招收学生的学堂。
酉麓书院在武功镇的西原半坡上,是“关西夫子”孙景烈讲学处。孙景烈是清乾隆年间翰林院庶吉士,后当过嘉庆皇帝的老师。酉麓书院“仰观稷山景、俯听漆水声”,紧邻古丝绸之路,曾经南来北往,车水马龙,商铺林立,虽在红尘之中,又处云天之外,景色优美,环境清幽。孙景烈致仕后,曾在关中书院讲学多年,晚年归隐此地,设帐教学,著书立说。
其实,武功的书院文化,最早可以追溯到武功古镇东门外的教稼台。上古时期,中华农业始祖后稷带领有邰氏部落的先民,就耕作生活在这里,树艺五谷,不断改进耕作的技艺,发展农耕生产。担任农师之后,后稷在教稼台上,向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们教授种植庄稼的知识,使远古先民逐渐告别游猎岁月,发展农业生产,过上了安定、舒适的生活。教稼台可以说是中国最早的农业学校和农业学堂,它在传播农耕文明进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光耀华夏,名垂青史!(B)(13)
新闻推荐
本报讯(张江)近日,武功县坚持以“主题党日”活动为载体,不断深化和拓展活动内容,着力推进党的组织生活规范化常态化。突出问题...
武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武功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