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入藏西安碑林的墓志 《游师雄墓志》

三秦都市报 2018-05-24 02:20 大字

《游师雄墓志》

墓志是西安碑林博物馆馆藏文物数量最为丰富的一类,而最早入藏西安碑林的墓志就是北宋的《游师雄墓志》。

《游师雄墓志》,刊刻于北宋绍圣四年(公元1097年)。志主游师雄,字景叔,京兆武功(今陕西武功)人,他曾受学于北宋思想家、教育家、关学创始人张载的门下,中进士第,多年供职于边帅幕府以抵御西夏、吐蕃,曾出任过陕西转运判官、陕西转运使,知邠州、河中、陕州。北宋绍圣四年卒,享年60岁。《宋史》第332卷有《游师雄传》,约1000字,称他“慷慨豪迈,有志事功,议者以用不尽其材为恨”。将《游师雄墓志》志文与传记相比较,发现志文仍有补史之功。

有关《游师雄墓志》,在元人骆天骧的《类编长安志》中就有记载,是该书收录的唯一一方墓志,称《游师雄墓志》当时镶嵌在京兆路府学的成德堂壁上。元代的京兆路,即今天的西安市。中国古代一般是庙学一体,元代京兆路的府学和孔庙紧邻,位置即今天西安碑林博物馆所在地,因此,至晚元代时这方墓志已经入藏了西安的府学,成为目前西安碑林所藏墓志中有明确记载的最早一方。据最新出版的《陕西文物志》记载,游师雄和妻子张氏的合葬墓在今武功县武功镇古凤村西南,封土在20世纪60年代被平毁。此志何时出土,《类编长安志》并未说明。即使以《类编长安志》成书的元贞年间(公元1295—1296年)为出土时间,与墓志刊刻时间仅相差200年,当时游师雄墓尚存,墓志为何出土?又为何当时入藏到府学之中?至今仍然是个谜。

游师雄一生文韬武略,喜好踏查古迹名胜。《游师雄墓志》称:“自周秦以来,古迹之埋没者,皆志之以示往来。”清人毕沅在《关中金石记》中也曾感慨道:“余集陕省金石目录,见(游师雄)留遗笔迹几至廿种,其才略风概,瑰伟卓荦,宋世少其俦匹,采录之余,令人企慕久之。”陕西境内至今还保存有他的大量题名、题记。宋熙宁年间(公元1068—1077年),游师雄在游览凤翔府开元寺时,在东塔院看到“唐王维竹画二小壁”,考虑到“岁久将遂漫灭,不复见古人用意处”,所以在宋元祐六年(公元1091年)将郭生“比今壁为真”的模本勒石成碑,并在碑上留有题跋,记述了此事的原委,这就是今天西安碑林第五展室陈列的两方《王维画竹》。

此外,西安碑林的《怀素藏真律公帖》和唐《同州圣教序》碑阴也可见游师雄的题记和题名,对研究这些文物的历史沿革、流传经历等都有重要的资料价值。

一生喜好踏查古迹名胜的游师雄,其墓志得以入藏中国收藏碑石最为丰富的西安碑林,也可谓是名至所归。樊波

镇馆之宝

新闻推荐

菜鸟原产地标准化仓库首落武功

  昨日,菜鸟与天猫在武功县联合宣布启动“神农计划”,将在全国开设100个原产地生鲜仓库,覆盖全国生鲜主产区,...

武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武功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