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热能利用经济又环保 武功县探索地热能等清洁能源发展之路

陕西日报 2018-03-07 07:12 大字

武功县华宇小区地热能供暖换热站。

武功县地税局家属院旧锅炉房内改造的地热管网。

本报记者乔佳妮文/图

武功县是个小县,小在面积,全县只有397.8平方公里,是全省面积最小的县。

武功县也是个大县,大在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超过千人,是全省人口密度第一大县。

在这一小一大之外,武功县还有一个“最”,就是全省最清洁的县城——唯一一个实现县城地热能供暖基本全覆盖的“无烟城”。

2017年冬季,当不少地方为天然气末端供应紧张发愁的时候,武功县基本没有受影响;同样,2018年,当不少地方开始着手探索地热能供暖时,武功县的地热能供暖已经走过了近10个年头,并有了新的进展。

小小武功地热大县

2月22日,大年初七。节后上班第一天,武功县环保局副局长尹超会便开始忙着部署新一年的工作安排。

去年一年,武功县拆除了全县镇(街道办)、村共406台小、散、乱的燃煤锅炉。此前一年,县城区域的48座燃煤锅炉也已拆除,如此快速地行动,既为治理大气污染作出了重要贡献,也让武功县成为全省较早完成燃煤锅炉拆除的县城。

“拆除的过程比较平稳,大伙的积极性也很高。因为我们县实施了多年的地热能供暖,群众享受了利好,对新能源的接受度较高,如今县城基本实现地热能供暖全覆盖。”尹超会说。

尹超会所言非虚。在武功,地热能供暖并不是个新鲜事。

武功县地处咸阳礼泉凸起与西安凹陷交界的地质构造部位,位于咸阳地热田西部,地热资源丰富,仅县城规划区10.8平方公里区域内的地热水总量就达到136亿立方米,地热出水温度最低也有87摄氏度,可以替代2亿吨标准煤。加之全县人口密度大,地势平坦,几乎全是平原,便于地热能开采利用。10年前,武功县就开始发展地热能供暖。

一直参与武功县地热能开发工作的中石化新星绿源陕西公司(以下简称“绿源公司”)经理助理贠双茂记得,2008年,时任武功县委书记、现任咸阳市副市长的孙亚政得知绿源公司在咸阳探索实施地热能,便主动到北京与中国石化新星公司对接,邀请他们来武功进行地热资源开发。

“当时为了推动地热能,县上领导下了很大力气。”贠双茂说,武功县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就是西北地区生产销售锅炉的大县,锅炉产业一度是武功县的支柱产业,县内锅炉的使用率也较高。“政府推动地热能利用时,先从政府、银行等单位着手,反复做工作,最终这些单位率先拆除锅炉,我们的项目也是从这些地方开始的。”

为了吸引企业参与,武功县还与绿源公司签署了合作协议,给出诸多优惠政策,加快了绿源公司进军武功县的步伐。目前,全县共有地热井7口,5口生产井,2口回灌井,总供暖能力达到70万平方米,每年可替代标准煤1.9万吨,县城基本实现了燃煤污染物二氧化碳和粉尘“零排放”。

既环保又便宜住户享受利好

地热能供暖,正在成为当地居民的普遍共识。

家住武功县怡心华府小区的常雪洁女士,自2016年住进采用地热能供暖的新家后,满心欢喜。“以前住的老单元房,没办法取暖,冬季要么生炉子,要么开空调,都不舒服,还要操心,特别是和老人同住,有了孩子以后,顾忌更多。”常雪洁说,如今就没了这些担心与顾虑,这个冬天家里的温度都在23摄氏度左右,而且一天24小时都是恒温,住着干净、舒服也方便。“当初我们买房的时候,就是看上这里的地热能供暖,一平方米4.9元,比集中燃煤供暖还便宜,如今武功县的楼盘要是没有配建地热能管网,都卖不出去。”常雪洁说。

早些年,武功县除了单位自供锅炉可以给家属区供暖外,大部分居民都同常女士一样,靠燃煤或电力取暖。如今,县城的新建楼盘,地热管网成了标配,不少老旧小区也进行了管网改造,搭上了用清洁能源供暖的福利快车。

位于县城东边的县地税局家属院,是个有着54户住户的老旧小区。2016年小区内0.3蒸吨的锅炉拆除后,当年便进行了管网改造。按照武功县的政策,实施改造的小区,每户3500元的改造费,政府补助1000元,住户只出2500元便可享受清洁供暖。

“以前单位自己供暖,一天只供6个小时,如今24小时都供暖,住着舒服多了。”2月22日,记者见到小区住户张惠荣时,她告诉记者实施地热能供暖后还大大节省了费用。“之前单位一个采暖季下来得四五十万元的煤钱,再雇个人烧锅炉,一个月就得两三千元的工资,如今这些都省了。”

记者了解到,武功县为了加快推进地热能供暖,在实施之初,成立了主要领导牵头的地热开发领导小组,并通过政府统一部署、统一管理、统一规划,企业统一开发运营的机制,打造技术先进、百姓受益、环境友好的地热能供热,确保百姓享受到高质量的供暖服务。

发展迎来春天推广仍需给力

在咸阳摸索几年后,带着成功的经验,绿源公司进入陕西省的西咸新区、周至县、兴平市、华州区等地,并成功进驻河北的雄安新区,拿下了当地的地热能开发项目,全力打造生态宜居的绿色环保新城。

就在前不久,临潼区、扶风县等地也与绿源公司进行了积极接洽,希望他们能够支持当地发展地热能等清洁能源。

起步于咸阳,不断走向外市、外省,绿源公司正在迅速拓宽发展之路。“地热能开采初期回灌工作较难解决,我们通过公司研发平台,联合省上国土、科技部门和高校科研院所等,取得了关中盆地地热回灌专利技术,并获得第三方科技鉴定,技术成熟,逐步实现了采灌结合,达到了地热能的可持续开发利用。”贠双茂直言。

今年1月初,国家发展改革委等6部门联合发文要求加快地热能开发利用,推进北方采暖地区居民供热等领域燃煤减量替代,提高区域地热能供热、制冷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化水平,改善空气环境质量。随后,陕西省发展改革委等6部门也联合印发了《关于发展地热能供热的实施意见》,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发展浅层地热能供热、制冷,这些,对于地热行业来说,无疑是个利好消息。

眼下,绿源公司正着手进军地热农业和旅游业等地热开发综合利用项目,并计划打造一批有地热供暖、地热温泉的旅游低碳小镇。

尽管地热能好处多多,但开采也有局限。若向农村拓展,由于居住分散,则面临管网铺设过长,投资成本过大等问题。为了解决全域清洁这一问题,武功县从去年开始,已率先探索天然气进农村,并通过招商引资,吸引玉祥天然气有限公司和中燃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共同开展全县7镇1办4社区190个行政村的农村天然气入户工程。“目前我们已经实施了9540户,今年计划实施4万户,力争明年年底前全县农村全部实现气化入村,让武功真正成为一个全域清洁的无烟城,让百姓享受到便捷、高效、舒适的生活环境。”武功县县长林梅说。

新闻推荐

武功实施“双百工程”推动教育脱贫

按照武功县委、县政府总体部署,该县与陕西国际商贸学院结成对子,该县教育局认真组织实施“双百工程”,有力地推动了教育脱贫工作深入开展。一是开展多种培训。与陕西国际商贸学院联合在该县职中设立...

武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武功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