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原:招大引强聚集发展新势能

咸阳日报 2021-03-24 08:33 大字

永新年产5亿个注塑瓶外盖生产线项目。

白鹿医药研发基地项目。

项目简介

永新年产5亿个注塑瓶外盖生产线

永新年产5亿个注塑瓶外盖生产线项目,主要建设标准化洁净厂房9000平方米,引进国内全智能化生产线,购置立体原料罐储系统、中央供料系统,注塑机、装饰外盖模具等,年产值2.8亿元,年上缴利税2500万元,带动就业130人。

项目简介

白鹿医药研发基地

白鹿医药研发基地项目,总投资5.5亿元,主要生产阿司匹林肠溶片、乳癖散结胶囊、参坤养血颗粒、凉解感冒合剂等85种中西医药品。项目建成后年产值10亿元,年上缴利税1.8亿元,亩均年产值1176万元,亩均年利税211万元,可提供就业岗位300多个。

本报记者 冯萌 刘计划

10台瓶盖注塑机,车间3个工人,每天生产瓶盖100多万个,你信吗?答案:这是真的。3月23日,在全市2021年第一季度重点项目观摩活动中,大家在三原县的永新年产5亿个注塑瓶外盖生产线项目现场,见证了这一事实。

永新年产5亿个注塑瓶外盖生产线项目,主要建设标准化洁净厂房9000平方米,引进国内全智能化生产线,购置立体原料罐储系统、中央供料系统,注塑机、装饰外盖模具等,年产值2.8亿元,年上缴利税2500万元,带动就业130人。

“三原香油、食品产业集中,来这里投资看上的就是这里的产业链,也拉长了三原清河食品工业园产业链。”企业经理吴敏说,可带动上游聚丙烯材料、模具加工、物流、仓储等行业,下游香油产业包装、乳制品包装、饮料及矿泉水等行业。

“省上打造以三原、高陵为主体的渭北先进制造业组团。市上在加快打造包括三原在内的三个经济增长极。面对中省的区域定位,县上有针对性地选择了永新年产5亿个注塑瓶外盖生产线项目,目的就是延伸产业链。”三原县县长何锐说,项目亩均投资1300万元,亩均年产值700万元,亩均年利税62.5万元。

“招大引强、引新退旧,推进基础产业固本增效、传统产业转型增力,新兴产业接续增量,推动形成‘四三二’产业体系。主动承接大西安产业转移,健全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协同对接机制,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资本链深入融合,培育一批地标品牌,全力提升三原发展能级。”三原县紧盯区域定位,明确了产业发展方向,下功夫实施。

观摩的另一个项目是白鹿医药研发基地项目,总投资5.5亿元,主要生产阿司匹林肠溶片、乳癖散结胶囊、参坤养血颗粒、凉解感冒合剂等85种中西医药品。

压片机、胶囊充填机、高效包衣机……生产线上、每台机器前都有工人在精心调试。生产部长张平介绍,3条生产线设备已安装到位,计划5月份正式试产。项目建成后年产值10亿元,年上缴利税1.8亿元,亩均年产值1176万元,亩均年利税211万元,可提供就业岗位300多个。

三原县还有一个独特的区位优势,是关中地区在县级设立的首家省级高新区。对此,三原县按照“产城一体、园城互动、一区多园、融合发展”的理念推进高新区建设,初步构建起了生产服务核心区、高新大道和关中环线两大发展轴、清河食品工业园、高端装备制造园、文旅康养产业园为主的“一心两轴三园”空间布局。

“以绿色食品加工、高端装备制造、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特色产业正在加速聚集。”何锐说,高新区现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0余家、市级以上研发机构4个,企业有效商标和发明专利拥有量分别达到2731件、413件,成为推进县域经济提升的强大引擎。

面对区位优势,三原县在抓项目上,抢抓机遇“谋”,紧盯中省市“十四五”规划,对标中央预算内、政府专项债、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等重点,策划包装了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发挥优势“招”,成立了8个县级领导牵头的工作组、组建了4个招商分局驻外招商,累计招引产业类项目57个。铆足牛劲“干”,逐项目列出建设时限计划表,挂图作战、搭台比武,全县上下掀起了“抓大项目、大抓项目”的建设热潮。 (B)⑦

新闻推荐

同呼吸共担当 防治大气污染

本报讯(通讯员赵飞)2021年3月4日,陕西西咸新区沣西新城生态环境局局长赵波一行来三原县考察交流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三原县铁...

三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三原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