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为汤武非人子 于右任早年两次过函谷关所作诗赏析
舒菊
1908年,于右任在上海正筹备创办《民呼日报》,突然接到三原家中来信,说他的父亲病危,在病榻上不时呼唤他的乳名,希望见上最后一面。自从1904年受到清廷通缉逃往上海,于右任已经有四年没有与父亲见面了。
于右任自幼丧母,由伯母房夫人养育长大。他的父亲于宝文长年在四川经商,业余博览群书,对于右任的学业非常关心,父子团聚时,夜晚相伴读书,感情很深。于右任从小受到家族中长辈们的教育,逐渐形成不满清朝统治的民族意识。长大后,受到刘古愚、丁信夫、朱佛光等老师讲授新学的影响,以及谭嗣同《仁学》等著作的启发,政治倾向逐渐接近维新派,对“戊戌变法”的失败很同情。因此,于右任青年时代的诗集《半哭半笑楼诗草》,充满了对清廷政治腐败极度不满,企图唤起国民起来推翻清廷,“仗义讨民贼”“冲开血路飞”。他的诗《署中狗》让当时的三原县令德锐恨之入骨。有一次,于右任披散头发,光着膀子,右手提刀,照了一张相,照片上题字“换太平以颈血,爱自由如发妻”。这张照片和《半哭半笑楼诗草》落到德锐手里,成为了于右任反对朝廷的“罪证”。1904年,清廷下令对于右任“无论行抵何处,拿获即行正法。”幸亏有朋友提前得知消息,帮助于右任脱险。
为了见父亲最后一面,于右任接到家信后于1908年初冬冒险回陕。《入关》这首诗,再现了作者当时所处的危险境地和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虎口余生再入关,乌头未白竟生还。
垂青无几灞桥柳,鼓掌一人太华山。
慷慨歌谣灵气在,忧愁风雨鬓毛斑。
倚闾朝暮知何似,心苦莫论世网艰。
诗的首句说“虎口余生”,即指作者被清廷追杀,在友人的帮助下,逃往上海。此次回家,只见灞桥柳已经落了碧绿的叶子。华岳仙掌是关中八景之一,作者想象华山好像是为自己虎口余生再次入关而鼓掌。想当年自己所写的“换太平以颈血,爱自由如发妻”的诗句还在,而为国家前途命运忧愁,虽然才三十岁,已经鬓发染霜。伯母和父亲日夜盼望自己平安归来,而自己受到清廷追杀,逃往上海后创办报纸为反帝反封建鼓与呼,时时受到反动势力的迫害,内心的苦衷无处可诉。倚闾,比喻父母望子归来的心切之情,出自《国策·齐策》,王孙贾之母曰:“汝朝出而晚归,则吾倚门而望;汝暮出而不还,则吾倚闾而望。”
据徐有成所著《于右任传》记载,于右任此次回到三原后,在城外磨蹭到天黑,才进城回家。久卧病榻的于宝文看到爱子,惊喜过后又为他的安全担忧。天将亮时,于宝文催促于右任赶快离开,临别他对儿子说:“你想做的事就大胆去做,我不怪你!”又指着书架上的书说:“我半生往返川陕道中,步行往返大概有二十回,足跟重茧,给你换来的不过是这几本书,希望你在这世上做一个读书人!”于右任辞别父亲,返回上海,途经函谷关时,是阴历腊月初二,这天于宝文在三原辞世。于右任直到次年初才得知噩耗。按照当时风俗,凡有子女的老人去世,如家道尚可,灵柩一般在家停搁一段时间再入土。因此,1909年12月,在父亲安葬的前一天晚上,于右任再次冒险赶回三原,亲执移灵之礼。第二天一早,以孤哀子的身份扶柩到祖茔安葬。因为清廷此时对他的通缉令还未取消,葬礼结束后,于右任在墓地脱了孝服,从野外直接启程返沪,继续投入到《民呼日报》的创刊工作中。《出关》这首诗抒发了作者当时的悲愤心情,表达出反帝反封建、革命到底的决心。
目断庭帏怆客魂,仓皇变姓出关门。
不为汤武非人子,付与河山是泪痕。
万里归家才几日,三年蹈海莫深论。
长途苦羡西飞鸟,日暮争投入故村。
于右任与辛亥革命前其他许多革命党人一样,经历了“反清——改良——革命”这一摸索过程,等到迫害及身,献身革命的意志才最终确立。父亲去世时,他受到清廷追杀,亡命上海,此次为父亲送葬,也冒着极大的风险,国恨家仇,一时涌上心头,作者的心情悲愤至极,因此发出了“不为汤武非人子”的呐喊!(B)(13)
新闻推荐
阳光讯(记者赵小康通讯员沈广睿)近日,三原县融媒体中心工作人员刘鸿燕和上大三的女儿在一家洗浴中心做四次心肺复苏,成功救活...
三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三原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