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根绒:卖菜走上致富路
刘佳 本报记者 王志杰
天还没亮,西安市胡家庙蔬菜批发市场一家店铺已经开门做生意了。母亲一边吆喝着招揽顾客,一边麻利地给顾客找钱,儿子熟练地在一旁帮着整理蔬菜。
这家店铺的主人叫王根绒,家住三原县大程镇王店村,她已经在西安扎根一年了。47岁的王根绒依靠一辆三轮车,从走街串巷卖菜,到开店铺当老板,凭借自身的奋斗走出了一条脱贫致富路。
“公公患病、丈夫患肝癌相继离世,顿时觉得家里的天塌了。这些年,治病花光了家里所有积蓄。家里还有老母亲,大儿子16岁,二儿子4岁,家里的重担全落在我一个人身上,日子差点就过不下去了。”说起曾经的困境,王根绒满眼泪水。
2016年,王根绒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村上为其争取了低保,小儿子享受了教育扶贫政策,她家落实了入股企业和光伏扶贫电站分红。在尝到政策帮扶的甜头后,王根绒清楚,日子要过好还得靠自己。2017年,扶贫干部送来产业扶贫金5000元,王根绒种了几亩芹菜,效益不错。她胆子大、主意正,用种菜的收入买了一辆三轮车,做起了自己的“小事业”,走街串巷开始卖菜。
“正是有了政府的好政策,我才有了致富的想法和路子。种菜过程慢,市场也不是很稳定,在种植方面我心里没底,怕种不好。骑着三轮车去卖菜,凭着以前打工的经验,我觉得能干好。卖菜的话当天就能拿到现金,虽然辛苦一点,但起码家里的生活开销马上能解决。”王根绒诉说着自己当时心里的“小算盘”。
卖菜的前两年,王根绒每天起早贪黑地骑着三轮车穿梭在大街小巷。王根绒的顾客比较多,不仅仅是她的蔬菜新鲜,关键是她厚道。她的蔬菜任由顾客挑选,挑剩下的、卖相不好的,有时就直接送给顾客。所以,她的菜卖得快,一天下来收入很可观。
不断努力的王根绒有了自己的“生意经”,加上各方面政策的扶持,她在胡家庙蔬菜批发市场租了一间店铺,专门卖菜,当起了老板。店铺虽小,但她的生意却是红红火火,每月固定收入6000余元。2018年,王根绒向村委会递交了脱贫申请书,摘掉了贫困户“帽子”。
“按照大程镇‘扶智扶志六个一’工作机制,王根绒是我村扶智扶志脱贫典型,咱村的贫困户要像她学习,将‘输血’变成‘造血’,走上小康道路。”王店村党支部书记黑根长在产业入股分红大会上向贫困户说道。
新闻推荐
本报讯(赵琳敏)今年以来,三原县始终坚持把龙头企业带动、现代农业园区发展和专业合作组织建设作为创新农业经营方式的主要抓...
三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三原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