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向幸福的新生活

咸阳日报 2019-07-27 07:20 大字

本报记者 赵鹏

“今年村上通过土地流转在荒坡地上种植了油松、银杏,花椒等经济林,现在已经初见成效了,年底咱还能参与分红。我这段时间在合作社里打工,既能照顾家,还能挣钱,往后咱这日子会越过越好。“说起一年来的变化,三原县徐木发展服务中心苟家村的贫困户文佳亮脸上洋溢着喜悦和满足。

文佳亮所在的苟家村地处三原县徐木发展服务中心的塬坡上,全村耕地面积2810亩,荒草地116亩,辖7个村民小组、363户1530人,是咸阳市旱腰带地区的典型贫困村。自脱贫攻坚启动后,苟家村村委会因地制宜,积极引导村民发展高效设施农业,把苗木等经济林作为一项特色产业迅速发展壮大。

为了将苗木产业做得更大更强,苟家村积极引进新安家庭农场合作社,探索出了“公司+基地+农户”的经济发展模式。在发展过程中,种植基地遵循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的“三变”原则,统一流转土地,统一吸收贫困户入股金,保底分红。与此同时,种植基地积极吸收当地群众务工,村民既可以赚钱,还可以照顾家里,实现了稳步增收。“苗木产业的市场前景非常好,而且很适合在缺水的环境中生长,如果将来苟家村家家户户都能种植,那么很快就能成为这里的主导产业,从而实现村民脱贫增收致富”。对此,新安家庭农场合作社负责人刘琪满怀信心。

而在苗木等经济林的种植项目实施过程中,三原县徐木发展服务中心积极组织相关人员到种植基地参观学习,广泛宣传苗木种植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并及时整合土地及资金,目前,苟家村已打造出了2000余亩的旱塬经济生态林。

“种经济林对我们这样的贫困户来说,是一项长远脱贫致富的路子,村上办的这件绿了荒山又脱贫的实事,硬是让我们贫困户高兴得不得了啊!”贫困户文成眉里眼里全是笑。“明年,我打算也栽上几亩核桃树,争取早日脱贫。”

如今在苟家村,一棵棵树苗,不仅具有绿化荒坡的生态功能,还能“平地生金”。在绿化家园的同时,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把“绿色产业”变成了致富增收的“黄金产业”。“下一步,我们打算扩大种植规模,带动周边的农户和贫困户一起参与种植经营,从而实现科普惠农、科技兴村。”苟家村党支部书记陈建利说。(B)(12)

新闻推荐

喜看桃沟村的新变化

本报记者赵鹏“这些林下套种的黄芪、荆芥等中药材,今年就能产生效益,再加上村里集体种植的这些国槐,几年下来,咱村民和外出打...

三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三原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