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农村妇女的致富之路 记三原县新兴镇新兴村职业农民赵萍

咸阳日报 2019-06-03 08:30 大字

田福勇

今年43岁的赵萍,是新兴镇新兴村人,当年为了让家人过上好日子,曾经付出了很多努力,但愿望一直没能实现。就在她感到迷茫时,发现果业具有良好前景,并通过自身的努力,终使家人过上了幸福生活。她还充分发挥技术特长,指导、帮助不少家庭走上了致富路,赢得了乡亲们一致赞扬。

过去的新兴村基本以粮食为主,除有少量苹果,再无其他产业,家家生活都很困难。1996年赵萍嫁到该村时,夫家虽有4亩果树,一年收入不过一两千元,日子过得紧紧巴巴。身为年轻人的他们,下定决心要让家庭走出困境。

然而,决心好下,选准出路却非易事。夫妻两人虽说有文化,但都缺乏技术,为找工作多次碰壁。

在多方觅职无果的情况下,征得家人同意,买来10多头仔猪搞起了养殖。经过几个月精心饲养,10多头猪出栏,让她净赚了1000多元。受此鼓舞,她扩大了猪舍,一次购进了35头仔猪,但出栏时猪价滑坡,单饲料就赔了五六千元。尽管丈夫和家人没说什么,但她不能原谅自己,“本来家里就不宽裕,这以后生活就更困难了。”

2005年,村里再次掀起苹果热。赵萍不甘落后,和家人挖掉老品种,栽上了3亩红富士。

2010年秋季,村里的苹果大丰收。但都因色泽不好、品质较差,平均亩产值仅两三千元。赵萍家的苹果也和大家的一样。有客商告诉他们,“别的地方,一亩苹果咋都卖过五六千元。你们再不改进管理,明年恐怕连这个价钱也卖不到!”

客商的话,触动了赵萍。她想,我们头脑又不差,唯一缺的是技术,只要肯下功夫,一定不会比他们差!倔强的她干脆把面积一下扩大到了8亩。

此后,赵萍只要听说举办技术培训班,无论路远路近,都积极去参加,并从网上、书本上学习苹果栽培知识。她一边学习,一边从实践中积累经验。经过不断学习摸索,赵萍熟练地掌握了配方施肥、病虫防治和整形修剪等技术。2013年至2015年,她家的3亩果树,产值年年都在2万元以上。

成功让赵萍的信心大增。她通过分析认为,苹果仍有很大增值空间,关键需要不断掌握和应用新的技术。为此,她报名参加了县农广校职业农民培训班。通过半年的系统学习、操作训练和观摩交流,使她顺利实现了从普通农民到新农民的华丽转身,“这次的培训,不仅更新了生产理念,提升了技能,还认识了许多同行,让我对未来更加充满信心!”

2018年春季,新兴原区的果树普遍遭受了低温冻害,但赵萍因事先喷洒了芸苔素,8亩果树几乎未受任何影响,总产值达到了11万元。

如今,赵萍成了响当当的“土专家”。她不仅是双喜果蔬专业合作社的技术骨干,还被县农广校聘为职业农民帮扶指导员,常年坚持为周边果农和产业贫困户提供技术指导,一个电话,她就会出现在田间地头,被人们誉为“身边的土专家,致富的带头人!”

“我想继续扩大果树面积,不断改善果品质量,同时希望能帮助更多乡亲和贫困户,走上产业脱贫致富之路!”提及未来,赵萍信心十足。(B)(11)

新闻推荐

岳亮陪同省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主任乔军一行 在咸调研人大预算和国有资产监督工作

本报讯(记者冯萌)5月22日至23日,省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常委会预算工委主任乔军带队来咸阳市,调研人大预算和国有资产监督...

三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三原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