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原民间社火表演 十八罗汉

咸阳日报 2019-03-27 10:55 大字

□吴树民

三原县东寨村的民间社火表演——十八罗汉,起源于清代咸丰年间,当时在四川等地经商的本村人周金城等人回乡探亲,见村民们修建的城墙、城楼将要竣工,于是组织本家族人依据佛教故事始创十八罗汉这一民间社火,献艺助兴。从此,这一独特的民间社火,代代相传。至今已经传承第四代,有150多年历史。

民国时期,东寨的十八罗汉深受辛亥革命元老、著名爱国诗人、一代书法大师于右任和著名爱国将领杨虎城等人的喜爱。1935年正月,东寨的十八罗汉曾赴东里堡杨虎城将军府邸表演。杨将军夫人对表演赞不绝口,还特意赏给9个小罗汉一人一块大洋。

建国后,在五十年代初期,由第三代、第四代传承人,组织排练,坚持表演,使这一民间社火得以流传至今。2007年申报为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十八罗汉表演时,在一面鼓、两面锣、十四副铙的铿铿蹡蹡声中,头罗汉手持缠着红绸的八尺仙杖,引出九个肩立小罗汉的大罗汉,小罗汉十岁左右,眉清目秀,头戴插着仙人黄标的红包巾,身穿镶墨绿边的黄色袈裟;大罗汉魁梧英武、身强力壮,头戴红包巾,上穿镶黄边的蓝色袈裟,下着红裤,腰扎白丝带。大小罗汉均双手合十,走圆场拓宽场地后,开始正式表演:大罗汉把小罗汉斜背着绕场,称“罗汉挎娃”;四小罗汉站在腿和手撑地仰卧的四大罗汉肚子上,其余小罗汉站立大罗汉肩头双手合十绕行,称“拜四门”;九个小罗汉倒地仰卧,脚朝中心,连续鼓掌三次,称“八吉祥轮”;九个小罗汉仰面朝天相连,双手和双脚触地,弓腰成桥状,两边大罗汉护持,一个小罗汉上去,踏着八个小罗汉身子缓缓走过,称“童子过桥”;一个大罗汉脖子上架一个小罗汉,双手再各挎一个小罗汉,与另外一组同样的罗汉造型相对,连晃三下,绕场两圈,称“玉蛾展翅”……还有单牌坊、双牌坊、四柱、编蒜等等。

这些表演动作,不少带有杂技色彩,险象环生,惊心动魄,充分体现出力与美的巧妙结合。观众在欣赏中,常常会因震撼和担心不由自主地发出惊呼,拍手叫绝。

三原县东寨村的十八罗汉地域特色鲜明,动作惊险舒展,艺术效果强烈。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被选拔参加省第二届艺术节和咸阳市艺术节等,获得特等奖、一等奖。央视2017年《过年了》栏目到三原县海选,把其作为《过年了》庙会中的民间社火节目之一,录制后在春节期间播放。(B)(13)

新闻推荐

微电影《腾飞》首映仪式在三原举行

本报讯(记者刘计划)3月7日,由市农机管理中心拍摄的全国首部农机植保无人机扶贫题材微电影《腾飞》首映仪式在三原县举行。《...

三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三原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