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韩氏韩瑗 官至宰相,曾反对立武则天为皇后
韩瑗
唐朝时,韩姓出了韩瑗、韩休、韩滉3个宰相。其中,韩瑗出自南阳韩氏,韩休、韩滉为父子关系,出自昌黎韩氏。
我们先来说说韩瑗。
韩瑗身世渊源深厚,先祖可追溯到曹魏政权的南阳郡人、司徒韩暨。
他的曾祖父是北周名臣韩褒,祖父韩绍在隋朝官至卫尉少卿,父亲韩仲良迁居到京兆三原县(今陕西三原县)。
唐高祖李渊建立唐朝后,韩仲良出任大理寺少卿,受诏与郎楚之等人修定法令条文。
贞观年间,韩仲良官至户部尚书、刑部尚书、秦州都督府长史,受封为颍川县开国公。
贞观12年(638),韩仲良去世,享年57岁,被追赠为兵部尚书,谥号“定公”。
韩瑗,字伯玉,年轻时操行出众,博学多才,通晓吏治。贞观年间,累迁至兵部侍郎。父亲死后,袭爵颍川县公。
永徽3年(652),韩瑗升任黄门侍郎。第二年,唐高宗任命韩瑗为同中书门下三品,监修国史,后又加封他为银青光禄大夫。
永徽6年(655),韩瑗升任侍中(宰相),兼任太子宾客。
唐高宗想要废黜王皇后,改立武则天为皇后,宰相长孙无忌、褚遂良极力反对。
韩瑗也多次进谏,认为唐高宗此举将危害社稷。唐高宗不听,武则天最终被立为皇后。韩瑗为此忧惧不已,多次请求辞职,都没获得唐高宗的允许。
显庆元年(656),韩瑗为贬任潭州都督的褚遂良喊冤,但唐高宗还是不听。韩瑗忧愤不已,请求辞官,仍没得到同意。
显庆2年(657),韩瑗被诬陷与已改任桂州都督的褚遂良勾结,图谋不轨。唐高宗将韩瑗贬为振州(州治在今海南三亚市西北)刺史,禁止终身回京。
显庆4年(659),韩瑗在振州病逝,时年54岁。
韩瑗死后,还继续受到惩罚。权臣许敬宗诬陷唐高宗的顾命大臣长孙无忌谋反,说韩瑗等人从中挑拨煽动。
唐高宗把韩瑗等人除名,派人去振州将韩瑗押解回京,命当地抄没其家产,随即又命将韩瑗就地处死。
使臣到达振州后,得知韩瑗已死,开棺验尸确认无误,将韩瑗的家人等全部流放到岭南为奴婢。
神龙元年(705),唐中宗追复韩瑗官爵,赦免其亲属,后追谥为“贞烈”。
大中2年(848),唐宣宗将37位功臣的画像挂在凌烟阁中,韩瑗位列第六位。
昌黎韩氏韩休
辅佐太子李隆基,为人刚直不阿
韩休,字良士,京兆长安县人,祖籍昌黎。韩休所在的韩姓家族,包括他的先祖及后代,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官宦世家,功成名就、见诸史册者比比皆是。
韩播,是曹魏政权时南阳郡人、司徒韩暨的七世孙,迁居到昌黎郡棘城县(故城在今辽宁义县西北)。由此看来,韩休与韩瑗同属韩暨的后裔。
韩播的五世孙韩符,曾任唐朝巫州(州治龙标县,即今湖南洪江市黔阳古城)刺史,迁徙到京兆长安县(今陕西西安市)。
韩符有韩大敏、韩大智、韩大寿3个儿子。
韩大敏在武则天当政初,官至凤阁舍人(即中书舍人,掌管起草诏令等事务)。
当时梁州都督李行褒被部下诬告说要谋反,武则天叫韩大敏去梁州处斩李行褒。
有人好心提醒韩大敏说,李行褒是武则天想要除掉的人,你多个心眼。韩大敏说,我怎么能为了保住自己而陷李行褒于非罪呢?
韩大敏上奏说,李行褒是被冤枉的。
武则天又叫御史重新核查,李行褒被坐实谋反。韩大敏惹火烧身,以知反不告罪被赐死。
韩大智官至洛州司功参军,韩大寿官至吏部郎中。
韩休是韩大智的儿子,年轻时精通词学,非常聪明,人称“笔头公”。
尽管唐朝时已实行科举考试,但韩休没有经过科举入仕,而是通过制举入仕的。
制举即制科,唐朝科举中的一种,是皇帝为选拔“非常之人”而设置的特科,随时设科,名目繁多。唐文宗以后,制举停废。
景云元年(710),李隆基被立为皇太子。韩休被举为贤良,为李隆基回答有关国政的策问,擢升为左补阙。
先天元年(712),李隆基即位为唐玄宗。韩休由左补阙历任吏部主爵员外郎、中书舍人、礼部侍郎,兼知制诰。
开元12年(724),韩休出任虢州(州治在今河南灵宝市)刺史。后因母亲去世而离职。丧期满后,韩休出任工部侍郎兼知制诰,又改任尚书右丞。
开元21年(733),经中书令萧嵩推荐,韩休被任命为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成为宰相,又加封为银青光禄大夫。
韩休主政后,刚直不阿,对推荐自己的萧嵩的意见多有矫正,与萧嵩不和。
同年十月,韩休又与萧嵩在唐玄宗面前争论,并当面指责萧嵩。唐玄宗将二人一同罢相,改任韩休为工部尚书。
开元24年(736),韩休加授太子少师,封爵宜阳县子。3年后,韩休病逝,终年68岁,被追赠为扬州大都督,谥号“文忠”。
宝应元年(762),唐肃宗又追赠韩休为太子太师。
韩休生性耿直,常常谏言时政得失。唐玄宗每次稍有过失,韩休规劝的谏疏很快就来了。
韩休墓位于今陕西西安市长安区大兆街道郭新庄村南,2014年发掘,出土有韩休夫妇的墓志铭。
韩休的妻子柳氏,出身于著名的河东柳氏望族,其父柳明伟曾任四川南溪县县令。
韩休有9个儿子(又有7个和5个之说):韩浩、韩洽、韩洪、韩澣、韩汯、韩滉、韩泂、韩洄、韩浑。其中,韩洽、韩洪、韩汯、韩滉皆有学问。
韩洽在天宝初年官至中侍御史,韩洪官至司库员外使,韩洄官至国子祭酒,韩浑官至大理寺司里。
宰相韩滉
用法严峻,《五牛图》是他的名作
韩滉,字太冲。虽然贵为宰相,但他更为著名的身份是画家,他画的《五牛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韩滉年轻时特立独行、不附权势,爱好学习。开元年间,因父亲韩休的恩荫入仕。
至德元年(756年),安史之乱第二年,韩滉被青齐节度使邓景山征召为判官。大历14年(779),唐德宗即位,改任韩滉为太常卿,不久出任晋州刺史,同年十一月改任苏州刺史、浙江东西都团练观察使,加职银青光禄大夫。
建中2年(781)六月,韩滉改任检校礼部尚书兼御史大夫、润州刺史、镇海军节度使、浙江东西道观察等使。
任上,韩滉安抚百姓,平均租税,一年后,辖境内清平安定。
后来,韩滉转任检校吏部尚书,加金紫光禄大夫,封爵昌黎公,又改封为南阳公。
建中4年(783),泾原士兵兵变,攻陷长安,唐德宗出逃到奉天(今陕西乾县)。
韩滉封锁关口与桥梁,禁止牛马出境。修筑石头城,开凿近100口水井,整治馆舍数十处,修筑壁垒城堡,加固守备。
兴元元年(784)五月,朝廷加封韩滉为检校右仆射。
韩滉不断地将江淮地区的粮食、布帛运送到朝廷,朝廷将他视为依靠,接连派使者前往慰劳。
贞元元年(785),韩滉受任检校尚书左仆射、同平章事(宰相)、江淮转运使,封爵郑国公。
第二年春,朝廷晋封韩滉为晋国公。十一月,韩滉入京朝见。十二月,唐德宗命韩滉兼任度支、诸道盐铁、转运等使。
贞元3年(787),韩滉去世,享年65岁。唐德宗为他停朝3天,追赠为太傅,谥号“忠肃”。
韩滉为官清廉勤勉,精通文簿、登记事务,驾驭部下严厉,官吏都不敢欺骗、隐瞒他。
韩滉性情严苛暴躁,用法严峻,招致官吏、百姓的嗟叹怨恨。
韩滉长年镇守二浙(浙西、浙东),任用僚佐属吏时,充分利用他们的长处,从未出现任人不当的现象。
韩滉精通《周易》《春秋》,著有《左氏通例》一卷,《天文事序议》一卷。《全唐诗》《全唐文》收录有他的诗作、奏疏、册文等作品。
韩滉艺术造诣深厚,琴棋书画样样都来:喜好鼓琴,长于隶书,草书也为一绝,还擅长篆刻草书。
韩滉更为擅长也更为知名的是绘画。他善于画人物,尤其喜欢画农村风俗和牛、马、羊、驴等。
他画牛之精妙,是中国绘画史上千载传誉的佳话,《五牛图》是他在牛畜画方面巨大成就的最有力证明。
韩滉有韩群、韩皋两个儿子,韩群官至礼部员外郎。
韩皋,字仲闻,性格沉稳,通晓音律,善写诗文。
韩滉去世后,唐德宗派使者悼念慰问,叫韩皋撰写韩滉的生平大事。韩皋一边写一边哭,写了数千字,受到唐德宗的嘉奖。
元和8年(813)六月,韩皋被加封为检校吏部尚书,兼许州刺史,充忠武军节度等使。后入朝出任吏部尚书,兼太子少傅,判太常卿事。
元和15年(820)三月,韩皋加检校右仆射。长庆元年(821)正月,正式出任尚书右仆射。
第二年四月,转任左仆射。同年去世,享年79岁,被追赠为太子太保。大和元年(827),被追谥为“贞”。
韩皋长得极像父亲,韩滉去世后,他终身不照镜子。
著名诗人韩翃的爱情佳话
唐朝时的韩姓人,在文学艺术方面除韩愈外,还有著名诗人韩翃、韩偓等。
先来说说韩翃。
韩翃(719-788),字君平,出自南阳韩氏,唐代宗“大历十才子”(李端、卢纶、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洞、耿湋、夏侯审)之一。
天宝13年(754),韩翃考中进士。宝应年间,在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从事,后闲居长安10年。
建中年间,韩翃因《寒食》一诗(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被唐德宗赏识,最终官至中书舍人。
韩翃的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有很多送行赠别或唱和吟咏的题材,在当时传诵广泛,著有《韩君平诗集》。
韩翃除了《寒食》名留千古外,他那坎坷曲折的爱情故事更是让后人唏嘘不已。
据《太平广记·柳氏传》记载,韩翃早年虽然是著名才子,但他仍然怀才不遇、贫困潦倒。有一家里非常富有的李生,与韩翊要好,经常请韩翊到他家吃饭喝酒。
李生有一个宠姬叫柳氏,妙擅歌舞,美艳无双。一次,柳氏看到了韩翃,认为韩翃绝非“长久贫贱之辈”,对韩翃有了情义。李生知道后,把柳氏送给韩翃,还赠给30万钱的财物。
天宝13年(754),韩翃携柳氏到京城长安应试,考中了进士,却没能盼来一官半职,只好独自去侯希逸那里找饭吃,柳氏暂时留在长安。
结果,他还没把柳氏接去,就发生了安史之乱,两人断绝了音信。柳氏为避战乱,“剪发毁形,寄迹法灵寺”,盼望着韩翃来接她。
安史之乱平定后,韩翃托人寻找柳氏。几经周折,找到了柳氏,可她此时已经成为大唐将领、番将沙咤利纳的姬妾。
不久,韩翃随侯希逸入朝,返回长安。一天,韩翃在街上偶遇一辆装饰华丽的牛车,车中人正是他苦苦寻找的柳氏。
真相大白后,车里车外泪如雨下。这就是命运吧,两人都无力改变,唯有泪千行。
侯希逸手下将领到酒楼饮酒,众人发现韩翃情绪不好,一问,才知道他和柳氏的悲欢故事。
一个叫许俊的将领说:“请先生写一封亲笔信,我马上去沙吒利宅救出柳氏,让你们团圆。”
许俊来到沙咤利府邸,正巧沙咤利没在家,他灵机一动,说沙咤利在外面落马摔伤,生命垂危,急欲与柳夫人相见。
见到柳氏后,许俊出示韩翃写的信,将她接出来与韩翃相见。
酒醒后,大家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韩翃赶紧把这事报告给侯希逸。侯希逸拍案而起:“这事应该让我来做啊,怎么让许俊给抢了先呢!”
侯希逸马上给唐代宗打报告,禀明原委,并说沙吒利强抢民妇,请唐代宗做主。
唐代宗看了奏章,同意让柳氏与韩翃团圆。为安抚沙吒利,特别赐钱200万给他,沙吒利也无话可说。
就这样,韩翃与柳氏历经劫难,终于破镜重圆了。他们的爱情故事,也流传至今,成为千古佳话。
晚唐五代诗人韩偓
多次拒绝当宰相
韩偓,乳名冬郎,字致光,号致尧,晚年又号玉山樵人,万年县(今陕西西安市长安区)人,晚唐五代诗人。
韩偓的姨父,是大名鼎鼎的诗人李商隐。韩偓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曾即席赋诗送李商隐,满座皆惊。
龙纪元年(889),韩偓考中进士。最初在河中镇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入朝历任左拾遗、左谏议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学士。
光化3年(900),宦官头子、左右神策军中尉刘季述发动宫廷政变,废除唐昭宗,立太子李裕为帝。
韩偓协助宰相崔胤平定叛乱,迎唐昭宗复位,成为功臣之一,出任中书舍人。
唐昭宗很是器重韩偓,多次想立他为宰相,他都坚决推辞。
宦官头子韩全诲与凤翔节度使李茂贞把唐昭宗劫往凤翔。韩偓星夜赶往凤翔,唐昭宗任命韩偓为兵部侍郎。
宣武镇节度使朱全忠(朱温)领兵赶来,打败李茂贞,杀掉韩全诲,韩偓随同唐昭宗回到长安。
朱全忠比李茂贞更为骄横,韩偓对他不满。朱全忠借故在唐昭宗面前指斥韩偓,韩偓被贬为濮州司马。不久,又被贬为荣懿县(今贵州桐梓县北)县尉,再贬为邓州(今河南邓州市)司马。
天祐元年(904),朱全忠弑杀唐昭宗,立李柷为昭宣帝。朱全忠假传圣旨,召韩偓回京复职。
韩偓知道有诈,带着家人逃到江西抚州。
威武军节度使王审知派人到抚州邀请韩偓进入福建。天祐2年(905)八月,韩偓从江西到了福建。
天祐4年(907),朱全忠篡唐,改国号梁,王审知向朱全忠献表纳贡。
韩偓对王审知此举感到非常失望,离开福建想回江西。
经过泉州时,韩偓受到泉州刺史王审邽父子的优礼接待。
不久,韩偓到今南安市游玩,认为这里是安度晚年的理想地点,遂在葵山(又名黄旗山)山麓的报恩寺旁建房舍,时称韩寓。
龙德3年(923)左右,韩偓病逝,墓在葵山之南。
韩偓才华横溢,被尊为“一代诗宗”。他在朝为官时,仕途得意,生活优渥,所作诗多是艳词丽句,后人称他为“香奁体”创始人。
韩偓有诗集《玉山樵人集》,《全唐诗》收录了他的280多首诗。
封面新闻记者黄勇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袁森实习记者高依)11月30日,副市长王靖带领市级相关部门负责人,到三原县调研教育发展和校园建设工作。王靖来到三...
三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三原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