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评价法院强制扣划救命钱

四川法制报 2018-08-24 01:10 大字

有话要说

刘勋

今年36岁的陕西省三原县女子王蕾,不幸患了多发性硬化症,这种病被业界称为“不死的癌症”。更为不幸的是,夫妻二人因为担保债务遭遇法院执行,在执行过程中,王蕾通过“水滴筹”筹集的部分救命钱,被法院强行划走后还给了债权人。

王蕾的不幸遭遇的确令人同情,但是担保责任并不能因为患病就可以免除,作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王蕾夫妻在担保协议上签字就说明其清楚这样做的法律后果。尽管从法律程序上看,法院强制扣划被执行人的救命钱没有问题,但是仍然引起了不小的争议,争议的焦点主要是认为法院的强制执行不近人情,可能存在违规之处。

法院执行是应该保障被执行人的基本生活不受影响,然而执行实践中往往会遇到各类现实问题,例如法院执行工作人员无法联系被执行人,有些被执行人在审判阶段就不出现,法院通过公告送达、缺席判决之后案件会进入强制执行阶段,不少当事人等法院强制扣划存款之后才出现。在整个审判执行阶段,办案人员无法联系当事人是常见情况,但是法律程序并不会因此中断,执行人员也就无从知晓被执行人的生活状况,不清楚账户内的钱是否为必需的生活费用。

对于扣划了被执行人的救命钱,当事法官也表示,如果知道这是善款的话,肯定不会扣除的,生命是第一位的,只是钱已经支付给了债权人,无法返还。那么,如何避免法院扣划当事人必需的生活费用?报道中有法律人士表示应该设置告知申辩程序。然而在执行实践中,执行人员都是想方设法联系被执行人,因为联系到被执行人会让执行事半功倍,不可能去故意隐瞒,所以这样的程序不具有可操作性。

法院执行既要严格履行法律程序,也要最大限度地减少法律的刚性与道德的柔性之间的冲突。法院强制扣划当事人的救命钱,还需理性看待,正确认识执行工作的复杂性和艰巨性。请作者与本报联系以奉稿酬

新闻推荐

三原产业扶贫多点开花

本报讯(李雪)近年来,三原县围绕“产业覆盖到村、措施精准到户、技术培训到人”工作思路,以“强产业、促增收、能脱贫”为目标...

三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三原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