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原“3643”模式推进村级党组织标准化建设

咸阳日报 2018-07-20 08:39 大字

本报讯(索卫锋)今年以来,三原县聚焦农村基层,吹响村级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号角,构建“3643”模式,持续精准发力,首批创建2个省级示范村、10个市级示范村和20个县级示范村,这些党组织犹如一个个标准件,催生着全县村级组织朝着标准化目标昂首前行。

项目化管理,立下“三大军令状”。2017年,陕西省启动村级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后,三原县委决定,利用三年时间,创建省级示范村10个、市级示范村20个、县级示范村50个,其余41个村全部达标。在具体创建过程中,实施项目化管理,各级党组织书记将标准化建设与脱贫攻坚、美丽乡村、集体经济发展相结合,带头立下“军令状”,建立项目、任务、责任“三张清单”,细化7大类51项创建指标、9大类36项任务清单,融入渭北革命红色元素,将全县141个村级党组织分类创建,立足示范建模板,紧扣后进补短板,突出特色拉长板,打造先进树样板。同时,层层签订年度《创建目标责任书》,层层督导对标施策,将任务细化到月、责任落实到人,划定了村党组织标准化建设的“路线图”和“时间表”,全面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整体水平。

在确立创建目标的基础上,精制“班子建设、队伍建设,组织生活、八有四栏、服务体系、痕迹管理”六大“菜单”。在班子建设上,采取“留一批、选一批、引一批”的方法,77名能人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104名女性进入支部班子,后备干部802名。针对队伍建设,开展“戴党徽”、“党员家庭”挂牌等亮身份活动,设置“5+N”岗位,建立“四位一体”管理体系,党员党性意识明显提升。严格组织生活,出台农村“三会一课”四个工作规程,每月一次“主题党日+”,增强了党内生活仪式感。坚持“八有四栏”标准,投资510余万元,规范提升活动阵地57个。优化服务体系,推行“问题墙+回音壁”制度,倒逼整改,“两个满意度”明显提升。实施痕迹管理,推行“10簿8册6台账”管理模式,配发“三会一课”、村干部坐班、第一书记等记录台账表册24类5600余本,做到了基础资料内容翔实、管理规范。

全方位保障,积极落实经费保障、帮扶保障、强化考核、持续注入发展动力四个方面的相关政策。全县141个农村党组织查摆问题215个,建立问题整改清单87个。围绕解决这些问题,强化经费保障,坚持“补贴跟人走、经费随事转”,县财政每年拨付扶贫攻坚驻村经费154万元,实行贫困村村干部补贴与脱贫攻坚挂钩,为创建工作注入强劲动力;强化帮扶保障,建立生活困难党员和离任村干部台账,年度组织健康体检、发放离任补贴,凝聚各方积极参与创建工作;强化考核管理,出台村干部、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等系列《管理考核办法》,举办培训班4期500余人次,提升了创建工作能力;持续注入发展动力,探索“支部+X+贫困户”模式,涌现出鲁桥瑞洁食用菌、新兴星火奶山羊等一大批特色产业扶贫典型,382户贫困群众走出脱贫路子。

多途径联动,借力“城乡联动、例会推进和从严督查指导”三大推手,持续传导压力。围绕创建工作任务,突出城乡联动,依托“百千万”联户帮民,采取支部联动、党员互帮的形式,开展“最美活动阵地”“最美主题党日”投票评选活动,强化组织、人力、物力等方面帮扶,助推村级组织建设;坚持例会推进,建立党委副书记月例会、村支部书记周例会两个制度,查问题、议措施,倒逼标准化水平提升;从严督查指导,组建5个督导组和互查互评小组,按月分片督查,逐村逐项考核打分,不断补齐短板,约谈工作滞后的党(工)委分管党建工作领导4人,确保了创建工作强力推进。

创建活动开展以来,三原县以标准化为内核,推动党建强村和产业强村,率先打造出全国文明村东关村、县级“美丽乡村”麦留村、富硒产业大村王村等一批领导班子强、党员队伍强、特色产业强的示范型村脱颖而出,引领全县村级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工作不断走向深入。(B)(13)

新闻推荐

陕西环保集团“环卫高科技”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华商报讯(记者郭小雄)近日,华商报记者在三原县城关街道五四村看到,这里建起了垃圾处理站,每家发了垃圾箱,村里环境大改善。位于...

三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三原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