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分夺秒阻断疫情传播链条 渭城区新冠疫情防控直击

咸阳日报 2021-12-25 07:54 大字

本报记者 刘涛 李桦

又一波新冠疫情突如其来。从12月19日至今,渭城区通过排查、协查和筛查发现4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2月23日12时起,渭城区实行全域管控。

“举全区之力开展疫情应对处理、防止疫情扩散各项工作,全面细致开展流调,从严从快做好管控,集中开展核酸检测,争分夺秒阻断疫情传播链条”正成为渭城区上下的共同行动。

把疫情挡在身前,安全留在身后

12月23日,刚刚入九。天气寒冷,街道空旷,行人稀少,没有了往日的繁华与喧闹。

在已封控的先河国际公馆门前,五名工作人员身穿防护服、戴着护目镜,正在给封控区的居民搬送白菜、土豆等时令蔬菜。一条长长的隔离带,将疫情挡在身前,安全留在身后。

先河国际公馆4号楼自确诊一名阳性患者后,小区对重点区域实行严格管控,封控354人,管控1379人。

管控区隔离内,16位新兴办工作人员,每天站在寒风中为封控区居民解答政策、提供搬运蔬菜物资、做防疫消杀,处置各种难题。

曾胜军是新兴办党工委委员,自从19日下午接到街道办通知后,已连续工作了6天。隔着一层护目镜,记者看到曾胜军双眼布满血丝、黑眼圈明显,因身穿隔离服呼吸不畅,说话气喘吁吁。他说:“除了做日常防疫消杀,还有处理各种突发状况,被封控的4号楼,有两名学生要参加研究生考试,有待产孕妇需要产检,有需要透析的3位患者,我们要一件一件地仔细处理好。”

每天站在寒风中,连轴转高强度的工作,孙瑜的嗓子已经沙哑,孩子和家人都顾不上。她比划着对记者说:“喝水少,穿防护服上厕所不方便,嗓子发炎了,但投身疫情防控舍小家、顾大家,觉得生命更有意义。”

自发现确诊病例后,渭城区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连夜成立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任指挥长的疫情应急处置工作专班及综合协调、社区防控等12个应对小组,形成“一班十二组”的指挥架构,并实行24小时集中办公,按照“严、快、准、实”四字要求,迅速进入战时状态,压实“四方”责任,坚决做到组织调度、疫情处置、服务保障、舆论管控到位。

同时,按照应隔尽隔、不漏一人的要求,积极协调征用了9个集中隔离酒店604间房间,最大限度满足集中隔离需要。

12月19日晚,渭城区发布《渭城区核酸检测通告》,从当日21时开始,在辖区4个街道和高校设立115个采样点位,连夜开展核酸检测工作。

有党和政府做靠山,我们非常安心

“疫情的突然来袭,打乱了生活节奏,但有党和政府做靠山,物资保障让我们非常安心。”在中铁二十局集团咸阳基地,已解封的小区,生活秩序回归正常。

小区广场三三两两的老人正在锻炼身体、闲聊。58岁的李芳民是乾县临平镇人,租住在该小区。他说,隔离期间第一天就发16样蔬菜、米面油等生活物资,生活保障挺好。

11月30日,小区发现从广州入境集中隔离期满返咸人员阳性患者。12月2日,其妻子也被感染,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轻型)。随后,该小区1091户居民实行硬隔离、封闭管理,并指派专人对小区、楼道进行消杀,从严管控。

“他们冒着被感染的风险,在露天搭着帐篷,给我们发放生活物资、做消杀,让人心疼。我们充满敬意!”居民董泰泰不免感慨。

同心抗疫,后方有我。中铁二十局集团咸阳基地实行封控后,渭阳办派出30多名干部、社区管理人员,在严寒的冬天守护一方平安。

渭阳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高凡一直在一线坚守。人员力量少,四班三运转,每隔两个小时要进行一次消杀、巡查,还要搬运很多蔬菜物资,常常工作下来整个衣服都湿透了。

“担心感染疫情的心情是有的,但疫情防控是大家的事情,没有旁观者,我们必须共同努力,一定要战胜疫情。”来不及缓解疲劳,高凡义无反顾地参与到第二次封控区的保障工作。

渭阳街道办文科路社区网格员吕梦婷作为C类人员也被隔离了。隔离期间她用手机处理各项上报数据,每天忙碌到凌晨四点,早上七点开始工作。

疫情发生以来,针对群众“急难愁盼”和日常生活需求,防控工作人员时刻关注群众生活需求,主动提供全方位服务,尽最大努力为居民隔离期间的生活提供方便。

鲜奶、肉类、蔬菜、书籍……封控期间,渭城区多次筹备物资,保障供应。工作人员的忙碌,居民看在眼里,暖在心里。

12月15日8时许,解封后的中铁二十局集团咸阳基地解封。居民纷纷到楼下,高唱出心中最美的歌。“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

争分夺秒,阻断疫情传播链条

为守护城市的安全,渭城区级领导、机关干部和医务人员、交警、志愿者、爱心人士,昼夜奔波在防控和保障第一线,争分夺秒,阻断疫情传播链条。

12月23日上午,渭城区疫情防控指挥部,记者看到,三排办公桌一字排开,工作人员24小时集中办公,电话铃声此起彼伏。

社区防控组人员宋瑞娜正在统计数据,为最大限度降低疫情传播风险,渭城区对从19日来咸的人员进行全面摸排,一天核查了13000名人员,要将这些数据精准下发到每个人、街办及社区。

“几天没合眼了,累了趴桌子上休息一下,继续干。”宋瑞娜说。

疫情防控以来,渭城区制定确诊病例链状图,成立工作专班,实行链长负责制,全面加强社区管控,落实“五包一”(即:建立“1名街道干部、1名社区网格员、1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1名社区民警、1名以上志愿者服务”的五包一工作机制)管理要求,对全区56个社区、298个网格加强全面管控。

“你好,请大家保持一米距离做核酸。”在渭城区115个核酸检测点,机关干部、社区工作人员、社区物业等建立联动机制,上足人员力量,全天在做扫码、测温、登记等管控工作,检测现场,有条不紊、井然有序。

与此同时,渭城区财政拨付900余万元用于疫情防控,多渠道筹集、购置防控物资,发动社会各界积极捐款捐物,相继接收捐款和口罩、酒精、消毒液、防护服以及米、面、奶、矿泉水等物资总价值97.19万元。

居民自发在核酸检测点帮忙维持秩序,爱心企业送来蔬菜等物资,爱心餐馆为防疫人员送上热气腾腾的饺子,志愿者自觉加入疫情防控……核酸检测、流调溯源、隔离管控……一个又一个不眠之夜,渭城区众志成城、守望相助,共同迎接这场极为特殊的大考。

截至记者发稿时,渭城区两轮约60万人次的全员核酸检测,全部阴性。正在启动的第三轮核酸检测,有条不紊地紧张展开。

“实行全域管控,我们将以最坚决的态度、最扎实的作风,严之又严、细之又细,抓紧抓实各项防控措施,坚决打赢这次疫情防控阻击战。”渭城区副区长孙佳佳告诉记者说。

众志成城,守望相助。当下,我们务必争分夺秒,阻断疫情传播链条。待到春花烂漫时,疫情终将结束。我们仍将迎来春暖花开! (B)⑦

新闻推荐

乾县马连镇卫生院开展下乡送医行动

本报讯(记者符备战)为了更好地服务辖区广大群众,普及健康知识、增强健康意识。近日,乾县马连镇卫生院邀请延安大学咸阳医院专...

乾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乾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