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路修渠、当志愿者……八旬老党员“退休不褪色”
在乾县,有一位50年党龄的老共产党员,他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从工作岗位退休后,念念不忘乡亲父老,二十年如一日,不遗余力地为家乡奉献爱心、发挥余热,他就是今年已经80岁的南振华老人。
为村里筹建医疗服务室
村民想用他名字命名被谢绝
南振华是乾县马连镇西留村人,退休20年来,他为西留村的发展四处奔走,筹措资金,完成多项惠民工程。西留村党支部、村委会把他一心为民的事迹载入村史并颁发了荣誉证书,赠给他“功泽桑梓、德望亲邻”的牌匾。2019年,中共乾县县委授予他助人为乐的光荣称号。
西留村地处四县交会处,距周边城镇较远,以前交通不便,村内无医疗机构,村民常为看病难、看病贵发愁。南振华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多次邀请专业医护人员进村入户为父老乡亲义诊,并在村里宣传卫生知识和疾病防治措施。同时他又积极筹建医疗服务室,在村党支部、村委会的支持下,他邀请一名医生在西留村开设医疗服务室,还自费为医疗服务室添置家具,方便了村民就近看病,村民想用他的名字来命名医疗室,被他婉言谢绝。
村上人遇到困难,只要找南振华,他总是会不遗余力地帮助。
筹资为村子修路修渠
自家房子却因未及时修复倒塌
2013年,南振华准备翻修老家的房子,正赶上村里计划修路,需要资金,他毅然放弃翻修老屋的计划,带头为修路捐款2000元,在他的带动下,全村干部群众纷纷捐款,同时,南振华还四处奔走、申请资金,共筹集23万余元,最终顺利完成了西留村2000米路面的硬化,圆了村民的梦想。但南振华的老屋后来却因未能及时修复全部倒塌。在落实党的因灾修缮困难补助政策时,马连镇政府、村委会一致同意给予他修缮补助,但被南振华婉言谢绝。村党支部、村委会授予他“捐资修路,功泽桑梓”的荣誉证书。
村内排水不畅,是西留村的一大难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从2014年8月到2015年6月,南振华四处求援,经过几个月的奔波与不懈的努力,终于筹集资金40万余元,其中包括他个人出资的8500元,修排水渠4000余米,解决了村民的后顾之忧。
近年来,村民生活条件好了,对文化生活也有了更高需求,南振华应村民请求,经过调研,积极倡导在村里组建锣鼓队,他把村里文艺爱好者组织起来,为锣鼓队制作标语、队旗,为队员们配发队服,请专业鼓手多次进行培训指导。如今,50多人的西留村锣鼓队定期在家门口开展各类文艺表演活动,有时也到周边村镇演出,大大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义务担任小区志愿者
做打扫卫生花木栽培等工作
南振华如今居住在乾县唐润花园小区,他不但心系故乡还心系小区。
2012年,南振华迁居唐润花园小区,他辞去月薪2500元的第二职业,主动当起唐润花园小区志愿者,为87户邻居服务。挑起小区水电费收交、公用设施维修、打扫卫生、花木栽培、车辆停放、纠纷调解等各种工作。
疫情期间,他书写墙报、板报,张贴防控宣传画,用自备的消毒液、喷雾器定期喷洒消毒,协助有关单位搞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
他的精神感动着小区居民,大家说他是:“生活中一棵不老松,为民谋福的一株常青树”。
南振华说,他的晚年生活虽然忙忙碌碌、辛辛苦苦,但他活得很充实、很快乐、很有意义、很有价值。如今,80岁的他头发白了,背有点驼了,听力也下降了,但他的精神依然矍铄。在平平常常的岁月中,他用心血和汗水为家乡奉献爱心,为小区发挥余热,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展现着一个共产党员的风采!华商报记者 杨宁
新闻推荐
清凉寺□张恤民清凉寺,建于唐朝,位于陕西洋县城北10里处的清凉川。清凉寺处于傥骆道出秦岭崇山之南口,环境优雅、风清气爽、...
乾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乾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