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高宗武则天乾陵
石鸵鸟蕃臣石像乾陵神道石刻
位于陕西乾县境内的乾陵是唐王朝第三代皇帝高宗李治与一代女皇武则天的合葬陵,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座一对夫妻、两朝皇帝的合葬陵,也是目前文献记载和考古资料证实的唯一一座未被盗掘且保存最完好的唐代帝王陵,仅地面上的石华表、石马、石人、无字碑等文物,场面就已很壮观。“乾陵地宫究竟有多大”“地宫里藏着哪些奇珍异宝”“六十一蕃臣像缘何没了头”……多年以来,种种谜团更是增添了乾陵的神秘色彩。9月17日,记者来到唐乾陵实地探访。
石鸵鸟身上的“孔洞”谜团
9月17日,记者开车从西安出发,向西行驶不到100公里,就到达了乾陵所在的梁山脚下。梁山海拔1049米,“泔河环其东,漠水绕其西”,乾陵玄宫位于北峰之上。从山脚拾级而上,穿过两座东西对峙山峰上的乳阙,眼前顿时豁然开朗。
乾陵初建时,拥有气势磅礴的陵园规划和布局,建筑众多,宏丽无比。记者沿乾陵神道一路走来发现,如今地表留存有上仙观、献殿、王宾殿、六十朝臣画像祠堂、四门阙楼、下宫等大量的建筑遗迹和华表、翼马、石狮、石鸵鸟、翁仲、无字碑、述圣纪碑等120余件(组)大型唐代石刻,“唐代石刻艺术的露天展览馆”的美誉的确名副其实。在这些石刻文物中,乾陵神道两侧的一对石鸵鸟显得尤为特殊,关于它的象征意义,多年以来学界争论不休。“两个石鸵鸟身上都有水泥修补的圆形痕迹,说明该处原本是圆形的孔洞,圆孔四周密布的撞击点‘瘢痕’是比较尖锐之物撞击所致。”有专家认为,石鸵鸟象征的是中国古代的射侯,即后人所说的箭靶。
“石鸵鸟身上的孔洞,是人为破坏的结果。”面对游客的疑问,长期在乾陵从事导游工作的蒋旭晨说,1954年至1955年,我国著名文物专家王翰章与贺梓城奉命修复、保护乾陵石刻文物。当时,他们整修了述圣纪碑,并将扑倒在地的石刻扶正,而唯独不见鸵鸟雕刻。四处打听寻找,最后在附近村民家发现了这对石鸵鸟,可是让他们哭笑不得的是,鸵鸟身上都被凿孔,插入轴辊,做了水井的辘轳桩。后来,在他们的说服下,村民将石鸵鸟送回陵园安置。
61尊蕃臣石像缘何“掉了脑袋”
在乾陵的三出阙遗址旁边,分布着61尊蕃臣石像,和真人一样大小。他们有的穿紧袖衣服,有的腰束宽带,有的足蹬皮靴,两手前拱似祈祷,整齐排列在陵前,既是对唐朝皇帝恭谨称臣的反映,也是他们归命中央、侍卫宫阙的缩影。
这61尊蕃臣石像大约建成于武则天去世前后,初建时,每个石像背部均镌刻有姓氏、职官、族别和属国等文字,表明他们是来自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但这些文字经过一千多年的风雨侵蚀,大都漫灭不清了,只有7尊石像上有残存文字,还可以识读。宋朝时有一位叫游师雄的官员,他曾经考察过这些石像背部的文字并作了记录,其中有35尊石像可以弄清他们的身份。这些人按所属国别和地区,可分为六类,如唐安北都护府下的回纥诸部都督;来自安西都护府属下葱岭以东的各族首领、都督;来自唐北庭大都护府属下西突厥地区的都护、都督和吐谷浑的首领等。他们中真正的客使和侨居长安的王宾不过五六人,绝大多数是唐王朝属下的各族官员或质居长安的诸属国国王、王子,其中又大多是唐朝的大将军、十二卫将军,同时受命兼任唐边疆地区的地方行政长官,官品一般都在三品以上,有的甚至官居一品。
记者在现场看到,蕃臣石像脖子上断裂的痕迹清晰可见。那么,石像的头什么时候被砸掉的?营建乾陵时,石像肯定是完整无缺的,但直到现在,也无人能说清是什么人、在什么年代、为什么将石像的头颅砸掉。有人认为是八国联军侵华时,见唐陵前立有外国使臣,感到有辱洋人的脸面,所以把石人头全部砍掉了。但实际上八国联军侵华时并未到过陵地,这种说法有待商榷。有人认为砸头是在明朝末年,当时瘟疫袭击乾县,病死的百姓不计其数。当地老百姓认为,瘟疫的来源可能是乾陵中的这些少数民族首领和洋人在作怪,因而群起将这些石像的头都“搬了家”。乾陵博物馆原馆长樊英峰则推测,这些石像头可能毁于明代华州大地震,“地震导致石像倒塌,头部缺失。”这次地震发生于1556年1月23日,地震波震撼了大半个中国,方圆几十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一刹那间,颠簸荡摇,声如雷鸣,地裂如画,或突成山阜,或陷作沟渠,无数建筑物,顷刻坍塌倾颓。
乾陵地宫究竟有多大
多年以来,关于乾陵地宫有多大、有多少文物等问题争论不休,并愈演愈烈。
“唐高宗李治和一代女皇武则天,在他们的生前根本就没有为自己‘预修’过规模巨大、奢华无比的陵墓。”建筑学家陈景元在自己的博客中称,唐高宗李治公元683年12月立下“陵园制度,务从节俭”的遗诏后,在洛阳贞观殿去世。公元684年8月葬于乾陵。从这个过程中人们可以看到:安葬唐高宗的地宫,从选定墓址、调集工匠、准备材料,到挖开墓道、穿凿山岩、形成墓室、主棺入葬、封闭墓门等一系列的实质性工作,前前后后,满打满算也只有7个多月的时间。
从春秋战国,到两汉曹魏时期,历史上的国君和帝王,在土层深厚的地区,要用7个月时间,建造黄肠题凑的地宫,那是完全可以的;但是,要在坚硬的岩石山体上,想用7个月的时间,就能建成一座富丽堂皇的地下宫殿,这不是痴人在说梦话,就是文人的一种臆断,凿山为陵又不是乾陵所特有的,类似的工程就有很多。
以唐太宗的昭陵为例,早年他决定以凿石方式“预修”自己的墓室,在13年的时间内,总共形成5300立方米的容积,按照工程量及耗用的时间,可以估算出它每天只能凿出1.1立方米的墓室空间。7个月的时间,按照每天1.1立方米的效率估算,在梁山的山体上,最多只能打出230立方米的有效空间,这就是唯一真实的乾陵地宫。
对于曾在国内外引起轩然大波的“乾陵陪葬珍宝至少500吨”的传言,早在13年前,乾陵博物馆就专门召开了一场发布会,断然否定了这一荒谬的说法。用吨计算两朝皇帝玄宫内的包括书法作品、丝织品等在内的珍贵文物,远离学术和专业修养。
“客使图”再现丝路文明
乾陵周围分布着许多陪葬墓,集中在陵园东南的陪葬墓有17座,已发掘的有永泰公主、章怀太子、懿德太子、薛元超、李谨行等5座。这几座墓的内部结构基本相同:地面建有覆斗形坟丘、方形围墙、土阙,前有神道及石刻遗物,地下由墓道、过洞天井、前后甬道、前后室等组成,石棺棹位于后室。值得一提的是,考古人员在墓壁上发现了线条流畅,形象生动的壁画,有出行图、宫廷生活图、天象图等。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章怀太子李贤的墓中共有54幅壁画。进入墓道后,由南到北可见东壁绘有大幅狩猎出行图、客使图和青龙图;西壁绘马球图、客使图和白虎;接下来是10组过洞壁画,分别是司阍和仪卫图,还有形态各异的宫女、内侍、侏儒等;在墓室顶部还绘有日月星辰等天象图。其中,珍藏在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国宝级文物“客使图”是最直接反映唐代对外交流的唐墓壁画,它描绘的主要是唐代的外交机构鸿胪寺官员接待外国使节的场景。画面中前三位是唐朝鸿胪寺官员,均穿着初唐时期的朝服,气度沉稳,雍容自如,神情肃穆,面面相对,似乎正在商讨事宜。后面三位,为首者秃顶,浓眉深目,高鼻阔嘴,身穿翻领紫袍,腰间束带,足穿黑靴,推断应是来自东罗马的使节。中间者头戴尖状小冠,冠前涂红色,旁边加插鸟羽,身穿宽袖红领白短袍,下穿大口裤、黄皮靴,推断是来自朝鲜半岛的新罗国使节。最后者头戴翻耳皮帽,圆脸,身着圆领黄袍,腰间束黑带,外披灰蓝大氅,下穿黄色毛皮窄裤、黄皮靴,应来自我国东北的靺鞨族。
唐代是中国古代社会的鼎盛时期,丝绸之路连通唐都城长安与西域,各国使节聚集长安。据史料记载,当时“万邦来朝”的都城中外来人口不下十万。相对于中原本土而言的外来文化也与汉文化交互融合,形成了“胡汉交融”的历史景象。
文/图本报记者李永利赵争耀
大唐的背影
——寻访唐帝陵之三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符备战)按照全县“从严讲敢改、持续优环境、务实促发展“主题教育要求,乾县马连镇坚持“五先行、五到位”,精心...
乾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乾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