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情化民怨 真心赢民心乾县法院城关法庭工作小记

咸阳日报 2018-11-16 09:06 大字

本报记者 吴红

11月8日上午,咸阳中院“小编记者走基层”活动,来到了乾县城区西北角新落成的城关人民法庭,此时,法庭的几名工作人员刚刚审理完一起离婚案。

2016年竣工并投入使用的新法庭,看上去窗明几净,环境优美。院落不大,但办公、餐厅、生活等功能齐全。“城关法庭早在1956年就设立了,之前在县法院、乡镇政府等地办公。”放下手中的案卷后,庭长杜彧介绍,庭里现在共有4名工作人员,一名员额法官,主要审理辖区的民商事及部分执行案件。

近年来,城关法庭坚持司法为民,改进司法工作作风,用真心不断赢得辖区群众的心。

调解优先,确保案件案结事了

走进基层、贴近群众,法庭以共建平安和谐社会为出发点,提出了把调解工作贯穿于整个审判工作始终的工作思路,努力做好庭前、庭中、庭后各个环节的调解工作。

法庭在办理某商贸城与64名商户租赁合同纠纷案、93名农民工与某大厦劳务合同案等数十起群体性上访案件中,涉案群众采取极端方式,在政府机关堵门、打横幅。县法院受理案件后,由城关法庭办理。承办案件的法官经过前期了解后,先行调解案件,他们多次与涉案群众座谈沟通,做双方的思想工作,使得双方当事人相互谅解,达成协议,案件得以调撤处理,得到了群众的赞许。

“我们在庭前和庭中,通过做当事人的思想工作,解释法律法规,积极争取案件及时调解,促进矛盾有效解决,防止矛盾激化。”承办案件的法官说,庭后则做好判后答疑工作,进一步加强审判后的疏导,达到息诉罢访。

创新方法,提升群众满意度

如何拉近与群众的心理距离,让大家理解法庭工作并支持法庭工作?以法制宣传为契机是法庭的工作方法之一。

法庭和辖区村组联系,组织人员走进群众身边开展婚姻法、治安处罚法、妇女儿童权益保障法、民事诉讼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活动。还与县上相关部门协调,在乾县城关街道办高仁小学成立了首个“红领巾法学院”。为了让群众遇到事后第一时间联系到法庭人员,他们在各村医疗站、商店、村委会等多种场合散发法官联系卡。

与此同时,他们还关注贫困人员,尽自己的能力帮助他们。从2016年起,法庭的工作人员坚持每周到包扶村庄与贫困户交谈,了解他们的困境,并制订切实可行的帮扶计划,以实际行动拉近了和群众的心理距离,也加深了和群众的感情。

狠抓业务,纪律作风不放松

严谨的工作纪律,展现良好的工作形象,近年来,城关法庭注重办案的同时,紧抓学习,强化人员素质,在群众中树立良好形象。

该法庭把加强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作为重点,通过学习、例会、交流等方式加强队伍的政治、公正、服务和责任意识。提高政治素质,以科学发展的眼光研究不断出现的新类型案件,同时,法庭坚持每月召开廉政工作会,警钟长鸣,预防在先,身体力行,干警们始终保持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

数据显示,2016年审理各类案件521件,2017年审理各类案件181件,2018年已审理各类案件163件。判决案件达到了服判息诉、调撤案件达到了案结事了的效果,得到当事人和辖区群众的好评。(F)(2)

新闻推荐

陕西省着手打造千亿级苹果产业

本报讯(记者卢新智)记者日前从省果业局获悉:未来5年,陕西省将发挥果业产业优势,积极规划打造以千亿级苹果产业为主的特色果业...

乾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乾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