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乾陵壁画临摹复原和研究工作几十载,百余幅作品赴国外展出。为保护国宝级壁画付出了毕生的心血……罗建福 一生只做一件事
1995年,罗建福参与发掘唐禧宗靖陵壁画,图为他在墓中进行临摹复制工作。(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王婕
乾陵的唐墓壁画精彩绝伦,久享盛名。其中,永泰公主墓的《宫女图》,懿德太子墓的《阙楼仪仗图》,章怀太子墓的《打马球图》等壁画,都是我国珍贵的国宝级文物。多年来,为了保护这些国宝级壁画,多少人付出了毕生的心血,79岁的罗建福就是其中的一位。
罗建福,陕西省乾县人,国家一级美术师。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国书画摄影家协会理事兼培训中心教授、陕西美术家协会会员、陕西工艺美术家学会理事、陕西书画院咸阳分院副院长。
“看那‘九宫女\’呀,为首的梳高髻,手挽披巾,相随八位,分执盘、盒、烛台、团扇、高足杯、拂尘、包裹、如意,顾盼呼应,步履轻盈……”在贾平凹的散文《壁画》中,曾细致地描述了永泰公主墓的《宫女图》壁画,深受读者的喜爱。可却有几人知晓,这幅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内的《宫女图》临摹壁画,正是出自于咸阳乾县画家罗建福之手。为了留住乾陵壁画的初始样貌,保留画中的盛唐绚色,罗建福用敬畏而谦恭的姿态,一生只做了一件事情,一件让他坚守终身的“匠心”事业——临摹乾陵壁画,重绘盛唐风采。
参与壁画发掘复原
1964至1995年间,罗建福受邀参与了永泰公主、章怀太子、懿德太子墓、唐禧宗靖陵壁画的发掘,并担任临摹、复原和研究工作。其中,永泰公主墓、唐禧宗靖陵中的全部壁画,均由他一人临摹完成。
面对珍贵的壁画文物,罗建福心中充满敬畏与激动,他明白,这些都是研究唐代历史文化的宝贵资料,但因壁画接触空气后逐渐出现了干裂、脱落现象,将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临摹工作变得异常艰巨。
为了加快进度和保证质量,罗建福常年留守在阴暗潮湿的墓中,站在潮湿不通风的墓室内,立在斜坡墓道的凳子上,躺卧在壁画底部的湿地上,废寝忘食地临摹壁画。到了冬天,他冒着风雪在四处透风的墓道内,一边用口哈着冻硬的画笔,一边加快速度临摹壁画,虽然辛苦,但罗建福却觉得特别幸福:“我能参与这么重大的临摹工作,和来自西安、敦煌的壁画专家一起临摹,复制,抢救国宝,还让我有机会跟他们学习专业技艺,再累也值了!”
“临摹工作耗时费工,工程量巨大,哪边脱落严重顾哪边,通常都是章怀墓临一段,懿德墓临一段,几头来回跑。”罗建福回忆说,在懿德墓刚发掘时,墓道内的第一过洞顶部原来绘有精美宏伟的建筑宫殿图,但由于空气干燥,壁画逐渐出现干裂脱落的现象,罗建福和同事立即抓紧时间抢摹,当临摹完整幅图片后,壁画也彻底脱落殆尽,只留下了珍贵的第一手临摹资料。
随着乾陵发掘工作的广泛开展,罗建福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获得了全国考古界与文物界的广泛赞誉。全国考古专家张建林曾赞道:“罗建福临摹的壁画效果特别好,壁画中的损坏程度,色彩变化,他都忠实于原作,连壁画的层次,泥皮的薄厚都能表现出来,真是研究壁画的第一手好资料。”
百余幅作品赴国外展出
通过长期对乾陵壁画的临摹、学习,罗建福已完整掌握了唐壁画的特点、规律,并总结出了一套临摹、复制的经验方法,让一幅幅精美的乾陵壁画再次展现在世人面前,艺术价值、史料价值与学术交流价值三者兼而有之,为研究唐壁画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图像资料。
1973年,罗建福参加了国家文物局组织出国的“出土文物展览”,这是新中国成立后首个文物出国展,他临摹的《仪仗队》《兵器架》《观乌捕蝉》壁画赴日、美、英、法等国家参加展览,获得国外专家和同行的广泛好评,为实现我国的外交突破,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1989年,罗建福为乾陵博物馆西展馆陈列室复制了多幅原大壁画,其中包括懿德墓的《兵器架》《阙楼仪仗图》,永泰墓的《侍女图》等壁画,得到了全国专家学者和参观者的高度赞扬。如今,乾陵博物馆先后对外展出、收藏罗建福临摹的“乾陵原壁画”达30余幅,其中墙皮壁画10幅,为研究唐代历史、绘画艺术、社会生活等方面提供了非常珍贵的实物资料。
1991年,陕西历史博物馆在西安开馆。罗建福临摹的唐壁画《牛耕图》《宫女图》《狩猎出行图》《马球图》《客使图》等10幅作品在馆内陈列展出并被收藏,在展出期间,罗建福高超的临摹水平受到各界专家的极度好评。
多年来,罗建福所临摹的乾陵壁画先后被中国历史博物馆、北京考古研究所、陕西省博物馆、陕西碑林博物馆,陕西考古研究所、乾陵博物馆等收藏,数量多达百余幅。他所临摹的唐壁画多次走出国门,远赴美、英、法、德等10多个国家参展,让无数国内外群众近距离感受到了大唐文明的魅力。
每天坚持临摹4个小时
如今,已79岁高龄的罗建福,仍在为传承唐壁画技艺呕心沥血。每天,他都会坚持临摹4个小时的乾陵壁画,并说服儿子、儿媳跟他学习临摹技艺,共同成立了乾陵壁画工作室,全身心地投入到唐壁画的临摹传承中去。
“我最近在临《阙楼仪仗图》,一般都是在早上临,早上头脑清醒些,更能让我集中注意力。”伏在桌上的罗建福正照着原图细致地勾画出阙楼的巍峨,复杂细密的线条被他画得分毫不差。
“我爸画得特别认真,这个岁数了他眼睛一点都不花,有些细小的线条我都看不清,他都能清楚细致地画出来,还告诉我们一条线都不能少,要严格地按照原画临摹”罗建福儿媳祝菊芳不仅对公公的临摹技艺钦佩不已,还被他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感动,“老人说,他在世的时候要尽量多临一些出来,为后人临摹、研究乾陵壁画留下完整准确的资料。”
“我老了,岁数大了。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国家保护好唐壁画技艺,让它世代传承。”罗建福感叹,当年参与乾陵壁画发掘、复原的老人越来越少,很多已经谢世,在乾县的只有他一人,所以乾陵壁画艺术的继承和保护显得日益紧迫。
“听说乾陵博物馆准备再次修复永泰公主墓的壁画,我想继续参与这次修复工作,为乾陵壁画再出一份力。”罗建福说,能投入到他痴爱的唐壁画艺术中,是他这辈子最幸福的一件事。(B)(10)
新闻推荐
7月12日,银西高铁漠谷河2号特大桥19号墩至20号墩首孔56米预制胶接拼装简支箱梁最后一个节段完成拼接,这是“干拼法”施工工...
乾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乾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