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毫发立大千 迷你七千年

半岛都市报 2018-01-08 11:15 大字

半岛全媒体记者宋总业

“五岭莫愁千嶂外,九华今在一壶中。”传说中神仙可以纳须弥于芥子,凡人虽没有这种本领,却有一门艺术也可以塑造出咫尺千里的效果,这就是盆景。中国古人在师法自然的审美理念指导下,以奇花异石为素材精心雕凿成华夏艺术宝库中的一块瑰宝。它既是的一首“无声的田园诗”,寓意丘壑林泉;又是一幅“立体的山水画”,勾勒出盎然生机。正所谓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它具体而微地显化于盆盂之中,独立古拙地立于庭院一隅,自然演化出一方天地四时,便成就了人们亘古的良辰美景、赏心乐事。

盆景上下七千年

我国的盆景艺术历史悠久,融合山石、盆栽、园林和书画等多项技艺于一体,表现出神形兼备、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可称得上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据考证,盆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期,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陶片上绘有盆栽植物图案,一个带有短足的长方形花盆内,阴刻着一株五叶万年青状的植物,充满生机。这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盆栽”观赏植物,也可说是盆景的原始、初级形式,至今已有7000多年历史。

据野史所载:“东汉费长房能集各地山川、鸟兽、人物、亭台楼阁、帆船舟车、树木河流于一缶,世人誉为缩地之方。”这就是所谓的缶景,也是盆景发展史上的一次关键性突破,是迄今为止我国艺术盆栽的最早记载,因此可以说艺术盆栽起始于汉代。

而古代的帝王们更想着把天下美景置于眼前,于是有了就仿自然以建苑造园。秦建上林苑,秦始皇在咸阳“作长池,引渭水……筑土为蓬莱山”。汉武帝在建章宫“筑太液池,中有蓬莱、方丈、瀛洲、壶梁,象海中神山龟鱼之属”,所以说盆景的形成和发展与造园是分不开的。孔子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古代文人雅士最喜寄情山水,但终不能日日流连于山野之中,好用借用山石草木堆砌成景。正是这样,历经几千年,盆景走过了发端、成熟、艺术升华的漫长道路,终成一种独具风格、雅俗共赏的综合性艺术。

王维亲手造盆景

大唐盛世,在诗歌、绘画等文化艺术方面都取得了辉煌成就。当然,盆景艺术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出现了树石盆景的形式。

陕西乾县发掘的章怀太子墓内有一幅宫女手捧盆景的壁画——《侍女盆景图》,画面上从北至南排列三位侍女,其中后两位侍女双手各捧一盆景,一为树石盆景,一为观花盆景。这幅画有力地证明了在公元8世纪的唐代,我国就有了盆景这一历史事实。而唐代大画家阎立本在《职贡图》中,描绘了一排进贡的人,其中有一个手托着玲珑有致的山石盆景的人物形象,这至少表明当时的山石盆景已可当做珍贵的贡品,有了很高的“身价”。

此外,唐朝的一些文人墨客也十分喜爱山水盆景,留下了不少动人的诗篇。杜甫有诗:“一匮功盈尺,山峰竞出群,望中疑在野,幽处欲生云。”白居易有诗:“烟萃三秋色,波涛万古痕。削成青玉片,截断碧云根。风气通岩穴,苔纹护洞门。三峰具体小,应是华山孙。”都对山水盆景作了引人入胜的描述。还有诗人李贺曾作过一首《五粒小松歌》,在诗中写道:“绿波浸叶满浓光,细束龙髯饺刀剪。”这两句写的就是树木盆景的修剪方法。唐人冯贽则在《记事珠》一书中记载了诗人王维亲手打造山水盆景的事:“王维以黄瓷斗贮兰蕙,养以绮石,累年弥盛。”而韩愈的“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后来更成了山水盆景创作意境构思的“诗眼”和“箴言”。

宋代盆景今犹存

宋代盆景艺术胜于唐朝,此时山水盆景已不再是达官贵人、文人雅士的专赏品,民间以奇树怪石为观玩品已蔚然成风。山水画艺术水平达到空前高度,绘画理论也应用于盆景,使树木盆景与山水盆景被明确区别,并对石附式盆景有了较详细的文字记载。

赵希鹄的《洞天清录》记述:“怪石小而起峰,多有岩岫耸秀,镶嵌之状。可登几案观玩,亦奇物也;色润者固甚可爱玩,枯燥者不足贵也。道州石办起峰可爱,川石奇耸;高大可喜,然人力雕刻后,置急水中舂撞之,纳之花栏中,或用烟熏,或染之色,亦能微黑有光,宜作假山。”今扬州瘦西湖公园内遗存有一钟乳石制作而成的山水盆景,看上去山峦起伏、溪壑渊深,是宋代山水盆景之实证,被誉为国宝。今北京故宫博物院内收藏的宋人绘画《十八学士图》四轴中,有两轴都画了松树盆景,“盖偃枝盘,针如屈铁,悬根出土,老本生鳞,已俨然数百年之物”,这是宋代盆景的又一物证。

此外,宋代宋代也有许多描写盆景的诗词,如苏轼的《壶中九华》:“我家岷蜀最高峰,梦里犹惊翠扫空。五岭莫愁干嶂外,九华今在一壶中。天池水落层层见,玉女窗虚处处通。念我仇池太孤绝,百金买回小玲珑。”

高僧造景值百金

元代,盆景开始趋于小型化,与今中型盆景差不多。当时有一位高僧法名韫上人,云游四方,饱览名山大川后,师法自然,善于运用各种技法小型化制作盆景,时称“些子景”。诗人丁鹤年专门作诗《为平江韫上人赋些子景》赞曰:“咫尺盆池曲槛前,老禅清兴拟林泉。气吞渤解波盈掬,势压崆峒石一拳。仿佛烟霞生隙地,分明日月在壶天。旁人莫讶胸襟隘,毫发从来立大千。”诗中描述了些子景的体量、陈设、气势、形态、意境、内容、用器等,写实传神。

明代,“盆景”一词正式出现,万历年间才子屠隆所著《考槃馀事》一书的《盆玩》篇开头即写道:“盆景,以几案可置者为佳,其次则列之庭榭中物也……”除了把盆景大小应用配置写得比较详细外,同时还很注重画意,提出以古代诸画家马远、郭熙、刘松年等笔下古树为模特的盆景为上品。

到清代,除山水盆景、旱盆景、水旱盆景外,还出现了带瀑布的盆景及枯艺盆景,形式上讲究清秀雅致,不再采用一般陶盆,而精选宜兴紫砂盆、瓷盆等,既有三尺大盆,也有多种形制的小盆,而且更讲究盆面及山石铺植绿苔做装饰。陈子淏所著《花镜》一书中记有“种盆取景法”:“或用昆山的白石,或用广东的英石,随意叠成山林佳景,置数盆于高轩书室之内……几盆花拳石上,景宜苔藓,若一时不可得,以菱泥、马粪和匀,涂润湿处及桠枝间,不久即生,严如古木华林。”李斗的《扬州画舫录》中记叙,扬州盛行园林和盆景,“家家有花园、户户养盆景”,还提到苏州有一个名离幻的高僧擅长制作盆景,往往一盆价值百金之多。

盆景四大家、七贤、十八学士都指谁?

“缩名山大川为袖珍,移古树奇木为室景”。明清时期,盆景赏玩之风盛极一时,所用植物品种也很丰富。清代嘉庆年间,五溪苏灵著有《盆景偶录》两卷,书中将盆景植物分为四大家、七贤、十八学士、花草四雅。

其中,“四大家”即金雀、黄杨、迎春、绒针柏。“七贤”为黄山松、缨络柏、榆、枫、冬青、银杏、雀梅。“十八学士”则包括梅、桃、虎刺、吉庆果、枸杞、杜鹃、翠柏、木瓜、腊梅、南天竺、山茶花、罗汉松、西府海棠、凤尾竹、紫薇、石榴、六月雪、栀子花。“花草四雅”指兰、菊、水仙、菖蒲。

特别是被称为“四大家”的盆景植物——金雀、黄杨、迎春、绒针柏,具有叶细、形美、清妍可人,适宜造型的共同特点,而且其个性特点或繁花似锦,或四季青翠,或蟠屈多姿,或纤叶柔雅,加工成盆景,有姿有色,赏心悦目,最宜置几案间作为清供。

沈三白曾在《浮生六记》中写道:“堆置山石作盆景,小中见大……小景可以入画,大景可以入神”。盆景文化的根本精神是和谐,它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因为涵养着和谐意识,才使盆景具有了审美的魅力和价值,才使盆景真正成为一种审美的文化。时至今日,所谓“四大家、七贤、十八学士……”诸多树种仍是制作盆景的良好素材。不过,一切都在随时代而变,如今运用的盆景植物已比过去更加丰富,据统计有200种之多。因此,各地可以根据需要和当地的条件,就地取材进行制作。

时代在变迁,社会在进步,人们的审美意识、赏玩情趣也随之而变,但有一点是不变的,那就是“以景寓情”“托物言志”。欣赏什么样的盆景,恰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文化修养和思想情操。

新闻推荐

乾县“社区工厂”村内就业 楼下就业

“在家门口上班,还能照顾得上孩子,这份工作我满意!”提起能在陕西振安秦立新服饰有限公司上班,今年47岁的乾县姜村镇神坊村贫困群众司艳萍激动地说道。据了解,该公司现有员工100余人,大多数都是神坊村...

乾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乾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