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秦人秦鼓舞“蛟龙”

西安日报 2017-09-23 05:21 大字

蛟龙转鼓参加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博览会开幕式演出。如今,蛟龙转鼓已经成为很多当地孩子的兴趣项目,也更好地助力这门民间艺术的传承。

○梁挺文/图

在中华民族的文化蓝图上,我国古代乐舞有着辉煌灿烂的艺术成就。陕西省首批“非遗”项目乾州蛟龙转鼓就是在陕西这片土壤的文化滋养下得以繁衍、生息、继承、发展的鼓舞瑰宝,也是明清文化艺术的活标本。

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青年农民梁思明从河南汝宁府固始县迁至西安府乾州大王村(今咸阳市乾县王村镇大王村),在这里安家落户,成为该地梁姓第一代始祖。梁氏七世孙梁忠(1523年-1607年),于明嘉靖二十一年入宫,1552年为御马监太监,历经嘉靖、隆庆、万历三朝皇帝,后告老还乡。梁忠熟悉音律、舞蹈,将宫廷朝贺乐舞“凯旋鼓”带回自己家乡,教给了家乡的父老乡亲。

凯旋鼓又名蛟龙转鼓,相传为朝廷军队打仗出征和凯旋归来时演奏。据《梁氏族谱》佐证:蛟龙转鼓距今已有465年历史,以乾县王村镇大王村为中心辐射周围区域,由于鼓壁上绘有“金龙戏珠”图案,表演时鼓手围鼓敲击旋转而驰名。蛟龙转鼓的艺术魅力,体现了秦人秦鼓的剽悍风韵。

据《东周列国志》记载:“秦俗,农事毕,国中纵倡乐三日”。每年正月十三元宵节,由大王村的梁、吴、司、曹、宋五姓氏(或东西南北中五社)为单位组成五队,各队都有一套乐器,参加者各有五六十人。上灯时分,街头张灯结彩,亮如白昼,先由梁姓队聚集在村西门外关帝庙前,面对面排成两行,擂鼓敲打迎接其他队。待其他四个队从梁姓队中间穿过后,霎时五个队一起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红烛高照,人影如潮。没有参加锣鼓队的人员和妇女,秉烛进香,进入关帝庙谒庙敬神。在演奏锣鼓声中,如果哪个队受其他队的锣鼓影响,打乱了鼓点,哪个队就宣告失败。接着五个队的锣鼓汇聚在庙前大院里围成一圈,蹦跃联欢,打起“转鼓”来。五队轮换进行,他们称此举为“钻烟囱”,直到五队都通过,才算结束。

蛟龙转鼓是集体乐舞艺术,在表演上分“座鼓”和“转鼓”。表演“座鼓”时,鼓行前排,锣插其间,铙钹置后,号手两边,鼓只敲而不转。表演“转鼓”时,鼓在空地中围成一个大圆圈或几个小圆圈,指挥居中,号手两侧。根据不同的表演方式,鼓队形有“梅花形”、“一字阵”、“月牙形”、“五角星”等。蛟龙转鼓队伍整齐、声音铿锵、舞姿优美、节奏复杂,其音乐共分为三个乐章:首先长号齐鸣,好似龙吟虎啸,随后锣鼓铙钹击奏,犹如蛟龙从水中腾空欲跃,称为“蛟龙出海”或“蛟龙探头”;接着击鼓表演者以舞蹈动作敲着随着腾跃旋转,整个乐舞如一条蛟龙在翻腾,故名“蛟龙翻背”;继而乐舞在铿铿锵锵的快节奏中随着马号的长啸结束,故称为“蛟龙摆尾”或“蛟龙入宫”。整个乐舞的演奏可以连续反复交替表演,其鼓点有“风搅雪”、“长流水”、“十样景”等,舞蹈动作主要有平击鼓、高跳击鼓、鲤鱼翻身、凤凰展翅等。蛟龙转鼓除具有鼓舞表演特点外主要突出在“跳”和“转”上,“人绕鼓转,鼓绕铙转”。

古时鼓舞多用于祭祀祖先、干旱求雨、消灾驱邪、鼓舞士气以及喜庆丰收。蛟龙转鼓从明代宫廷之军乐,到后来反映祭祀礼仪,再到如今吉庆报喜等,经历了不平凡的几个世纪。几百年来民间艺人将这种鼓乐与当地民风民俗结合起来,形成了陕西关中地区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风景线。

新中国成立后,蛟龙转鼓经过挖掘、整理和加工,于1957年在陕西省第三届民间会演中获得集体表演一等奖。1985年春节,中国舞蹈艺术研究所和陕西省民族舞集成办公室联合进行了录像,完整地保存了蛟龙转鼓的影像资料。此后,作为明清文化艺术的活标本,蛟龙转鼓积极担当着提升乡土文化、开拓丝路文化、舞动现代文化、繁荣群众文化的多重角色。1993年央视“民族风情”栏目组特地前往乾县拍摄蛟龙转鼓的表演场面。1995年在首届“中国乾陵女皇菊花展”上,蛟龙转鼓受到海内外游客的高度赞誉。2004年,乾县王村镇被陕西省文化厅命名为民间艺术“转鼓之乡”。2013年6月8日,第八个“中国文化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开幕式在乾陵举行,蛟龙转鼓作为开幕式展演节目,受到了中外游客的赞赏。

新闻推荐

乾县杨汉中学老师曹小平 “袒护”加谈心 问题学生变学霸

曹小平在课堂上寻找身边“好先生”《华商报·今日咸阳》咸阳市教育局咸阳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合办乾县教师曹小平的双脚踏进杨汉中学校门的那一刻,曾在内心深处许下诺言——许身教育平生愿,三尺...

乾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乾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